【自媒體 #010】內容創作倦怠了,該怎麼辦?


【自媒體 #010】內容創作倦怠了,該怎麼辦?

嗨~我是老K👨🏻‍💻

寫這封新的當天,其實我剛經歷了好幾天的工作倦怠。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多巴胺這個詞?

它是個掌控我們大腦快樂感的激素,也跟我們每個人的手機成癮、電腦成癮,甚至跟很多可怕的成癮息息相關。

在前陣子,因為想帶領著我的領先時代團隊有突破性的進步,因此我瘋狂的嘗試不同的社群內容、也同時極速推進我們自媒體課程的準備進度、也瘋狂接洽自媒體諮詢。

每天脫離工作後,我總是靠著滑手機、看廢片、看韓劇來紓壓,一直看看到大半夜都不想睡覺。

過幾週後,我深深感受到,對於多巴胺的敏感度被養壞了,而且對於高頻短時間的娛樂行為,越來越成癮。

簡單意思就是:我越來越難感受到快樂,而對日常的厭世指數也直線上升。

這週就藉著這股厭世的勁與最近的倦怠,來跟大家聊聊「內容創作倦怠了,該怎麼辦?」

有時候這種倦怠情緒,是來自於一連串的效應,或許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單純。


🌟 先來分享個上封信件收到的回覆

這封信剛好是第十封信,剛好上一封信我也收到好多自媒體朋友的回信、告訴了我你們目前的目標或困境。

:IG 追蹤約 200人,維持一週發布一則短影音及一則貼文,但觀看量都不高,也幾乎沒有互動,粉絲成長也非常慢 :(

:可是我在「定位」上有點卡關,目前還沒想到有什麼超級喜歡的事物或興趣,請問這樣可以從哪個方向著手開始出發呢?

:是尚在磨練專業能力的自媒體觀望者,過去在高中有拍攝數十場表演、形象照的經驗,但到大學後因為沒有刻意經營,導致我的客源變少。架設自己的網站會是我現階段需要考慮的事情嗎?

:長期可以成為自動化系統變現,增加被動收入,足以養活自己,將自己的興趣成為事業

:…(還有更多)

每一封信件,我幾乎都花大篇幅回覆大家。(看看下面我的幾個回覆就知道了)

雖然文字的力量有限,但至少在我推出完整系統化、能帶領大家擬定自媒體策略、打造被動流量的系統之前,也想先盡點力氣幫助你們。

我也會繼續努力趕快把我過往經驗系統化,並最快在九月跟大家公布整套的完整《自媒體被動流量變現系統》的乾貨!

如果你目前經營自媒體遇到了一些困難,非常歡迎你花一點時間、認真寫封信件給我。

我一定會每封信件都親自回覆你的,或甚至直接拿你的問題來寫一篇週報與你分享我的看法(能更詳細分析、拆解、給你解決方案)

把握機會唷~

❓ 為什麼會內容創作倦怠?

回到正題,先來分享我最近倦怠的狀態吧!

對我來說,創作是一個把經驗內化、融入故事與獨特見解,並且分享出去的過程。

創作是一個很棒的事情,能帶給自己沉澱、能帶給他人新的火花、也能帶給這世界更多的資源。

大多數內容創作倦怠的人,這種倦怠感的本質,大多來自於兩種情況:

  1. 靈感太少了,不知道該分享什麼。
  2. 靈感太多了,不知道該專注什麼。

對於靈感太少的人來說,每擠出一篇內容、甚至還不到好內容,光是寫出一篇內容就要花費很大的心力與時間成本。

重點是在創作過程很容易枯竭,一旦枯竭,那就是怎麼逼自己都沒辦法想出新東西的窘境。

而對靈感太多的人而言,則是想做的好多、想分享的也好多,總是在汲汲營營中盡力做到想做的每一件事。

但到頭來卻不一定有效益,很可能白忙活了大半天都沒什麼回饋感,不斷在瞎忙中循環。

我現在的情況,偏向後者。

從我一開始經營 IG 的時候,我就是以「日更」的型態踏入市場。

每天早上都有用不完的靈感,從我個人的人生故事與生活中冒出來。

(也是因為這樣,我現在才固定都會在 IG 限動做「老K起床氣」企劃,分享每日所想)

而最近的生活,則是到了我人生想做的事情最多的高峰。

跟你分享我最近正在執行、打算執行的所有大專案吧:

  1. 籌備《自媒體被動流量變現系統課程》
  2. 準備與團隊夥伴 Yuria 規劃開設一堂 Notion X 子彈筆記的分享講座
  3. 準備自己開設一堂《Mac 高效數位工具工作術》的課程,預計會免費提供給所有粉絲
  4. 準備開設第二個網站,把與自媒體相關的所有累積都放上去,給大家一個完整的自媒體攻略網站
  5. 準備九月即將開辦的 Notion 線上訓練營,身為總助教非營期也有好多事情
  6. 準備八月底舉辦我之前課程《Notion 實戰課程》的破萬學員實體小聚

以上還都只是「大專案」哦!

還有很多 Routine 日常在做的自媒體工作、小專案沒寫上來

我甚至都沒有時間好好寫 IG 貼文、拍 Reels,或者產出網站文章了。

以我 2021 開設《Notion 實戰課程》,花三個月閉關專心錄製課程的那段經歷來說。

光是第 1 點就該吃掉我所有的時間了,而我卻有整整 6 點的大專案事項要進行。

看完你應該懂,什麼是「靈感太多了,不知道該專注什麼」的人的倦怠了吧?

(光看到這麼多事情,我就壓力爆炸、晚上都想事情想到睡不著了,逐步跨入心理疲倦。)

而當你是靈感太少的人,那就更直覺。

就是你不管怎麼用力體驗生活、用力想、用力輸入,就是很難想到東西分享出來,或是很完美主義的覺得這些東西不夠好、不能拿出來展示。

那遇到這種問題,到底該怎麼辦呢?


💭 從營養師身上學到的思維:後退一步,才能看到全局。

今天剛好我收到年初一起去清邁數位遊牧的其中一位好友 Cindy 營養師的電子報。

在內容中,她提到了好多與「審美觀」、「飲食控制」相關的議題討論。

剛好當天一大早起來,我剛跟爸媽誇下海口:「我要開始每天去健身房、執行 168 斷食!」

看到那封信件的分析後,瞬間發現原來「我要開始減肥」這一句話,帶給我多少的附加壓力。

也是因為如此,我就跟 Cindy 打電話聊了快半小時的天。

在這過程中,我聽到一些非常非常棒、也非常受用的思維觀點。(來自 Cindy)

:首先,如果你顧身材、減肥是為了幫你的人生加分,那很棒。

:但你同時也要想想,在身材、飲食上嚴格壓制自己熱愛美食本性的這種加分,會帶給你多少其他地方的扣分呢?

:比如因為減肥而無法吃愛吃的紓壓,導致壓力太大而無法專心(扣分)、肚子餓而影響到情緒(扣分)、不能吃愛吃的美食所帶來的低潮(扣分),甚至影響到事業與工作(扣分)、與伴侶脾氣不好吵架(扣分)?

:如果是這樣,那你是不是不如不要減肥,那你整個人的綜合分數還更高一點?

Cindy 接下去總結了一個「全局思維」的觀點

:當我們只關注於「身材」這個人生的單一面向,我們很容易只看到這個點,並定下很嚴格的標準、對自己很苛刻。

:但你退後一點,當你看到了更多的點,比如工作、生活、事業、感情、親情、朋友、娛樂、興趣。甚至你還看到了一些圓圈、一些面的時候。

:你會發現,其實你的生活有好多的組成要素。而其實你要的不是針對單一個點很強迫式的想做到最好,而是要針對組成整個你的所有點、圓圈、面,去找出綜合分數能最高分的一個生活模式。


❓ 用這個思維去思考自媒體,我該怎麼做?

回到自媒體,其實這個思維我聽到的當下,想到的卻不僅僅是身材、營養,而是思考到我整個自媒體的規劃與藍圖。

我才發現:「用這樣的思維去規劃自媒體,不管是靈感太多或太少所造成的創作倦怠,都能迎刃而解!」

以我自己來說,我總有想到好多事情想做、好多專案想同時進行。

而或許你可能跟我相反,你是想不到自己該做什麼,因此把握著手中僅有的單一平台、媒介,不斷埋頭的在努力產製內容。

其實,我們都需要更把「全局思維」帶入我們的視野中。

我呢,目前的自媒體佈局實在太詳細、太全面了。

每一個我想的到的專案,我都可以想出完整的配套策略與執行流程。

但是我忽略了一個很重大的重點:

「當所有專案分開來規劃,當然可以規劃得非常完整可行。」

「但當我規劃完把所有專案並在一起,我只會覺得我幹嘛沒事找事、忙死自己。」

因此,從最一開始構思自媒體經營策略時,我就應該要站在更全局的角度,去看整個策略佈局。

哪些可以互相協助、哪些有加成作用,就多多整合在一起。
哪些只是單點式的努力,就不該投入太多資源下去。

最後,我可以篩選出最專注的一兩個專案,全心投入進去就好。

在沒有渴求那麼多的前提下,在執行時也就不會那麼焦慮倦怠了。


🫢 對「只專注於單點努力」的人來說,怎麼辦?

看完上述的舉例,你應該也獲得對應的啟發了吧?

我們不該埋頭在單一的平台、產出管道努力。

而是應該跳脫出框架,站得遠一點去觀察、去思考全局。

與你同一個專業領域的人,有在哪些自媒體平台發展呢?

他們都發布哪些不同種的內容,或者用什麼不同的規律在經營呢?

在你開始埋頭努力之前,套用「全局思維」

從系統整體去出發,思考整個自媒體經營的策略佈局,想好在開始動作。

你就會發現,你以往花 1000% 經歷去努力維繫的「創作」,或許是整個自媒體策略藍圖中的小螺絲釘都不到。

那就該趕快煞車,趕快找到對的地方、做對的努力,才能獲得好的反饋。

以這情況來說,「創作倦怠」說不定就是一個警訊。

告訴你說:其實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眼前的創作,而是整個大局要做的安排。


我的大學寫程式的教授,曾跟我說過:

「當你在寫程式時過度「局部最佳化」,你就看不到整個系統的需求。你可能花了大半的精力優化一個小小的功能,卻對整個系統、產品沒有什麼大幫助。」

今天主要也是剛好站在「倦怠」與「局部最佳化」的這兩個視角,去看看彼此的關聯性。

或許你其實不是對什麼東西「倦怠」,只是有個情緒在告訴著你:你該停下來,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現在的處境,重整一下了。

:當我們沒有動力的時候,有時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方向不明確、不知道該往哪去,或者方向根本就錯了。

:這時要做的不是去打雞血、讓自己重新充滿動力向前衝,你只會越衝越糟。

:我們該做的,是好好停下來思考、釐清自己現在的位置與處境,並且好好規劃更好的前進方式,重新再出發

相信大家看完這篇,也會對自己目前的處境與未來該走的方向,有個思考方式可以去規劃了吧!

如果你看完很有感,也歡迎回信跟我分享你的感受,也能讓我每週用心產出的這篇週報,獲得一些小小的回饋與成就感啦!

(老K持續創作下去的動力,就等待各位的回信幫我充電了😆回啥都可哦!)


與其當一個一開始就很厲害的人,不如當一個從零開始變強的人,然後帶著更多人一起變強。

上面這句話,也是我一直以來所堅持的

我不想只是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典範,不想只展現完美的一面給大家看。

比起那樣,我更想展示最真實、會累、會煩躁、會焦慮、會倦怠的我,但依舊能靠對的方法達成目標,這才對大家有意義。

“期望我也能持續下去,讓自己持續進步,也能讓你們也跟著我一起進步!”

—— 老K👨🏻‍💻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Read more from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嗨~我是米米 Miyavi 🌝 讓大家人心惶惶的世界末日沒有來! 其實預言都不是說世界末日,新聞直接把災難升級,還開了倒數直播。 我 7/5 凌晨到日本的地震即時通報 YouTube 直播裡湊熱鬧, 結果人數一度來到 2X 萬人同時觀看!(我只有截到 16 萬人的時候) (P.s. 台灣的地震直播則是時間到了預言說的 4:18 時,刷一排新年快樂 XDD) 雖然沒有大地震,但日本一整晚都在響的持續地震警報,聽了還是很嚇人, 鹿兒島也因為頻發的地震,讓居民撤離了⋯ 希望世界能夠平平安安 🙏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Mac 螢幕錄影】免費 / 付費 Mac 螢幕錄影工具完整教學,4 種實用方法報你知! ⭐️ 文章重點 Mac 內建快速螢幕錄影及設定步驟 三款推薦工具對照:CleanShot X、Screen Studio、Camtasia 挑選建議:根據後製需求、預算與使用場景進行選擇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閱讀這篇文章: 偶爾需要錄製教學影片、工作簡報或分享操作流程的人 想比較市面上 Mac 螢幕錄影工具差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具...

嗨~我是 Yuria 🌶️ 還記得我上一次是 5/27 跟大家見面的,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我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我成為一個品牌的創辦人 - 拼旅 Inplace 我建立了一個付費私有社群,並擁有的 20+ 的付費會員 我開始成立團隊,擁有了初代夥伴們 每天直播與會員一起成長,建立關係 訪談了四位很自由的靈魂 洽談兩位專家進行培訓班合作(其實就是米米跟老K XD) 總之,這一個月的變化快到我現在還沒有消化完畢,也因為一個新品牌的誕生,每天忙得不課開交 雖然過程中覺得很好玩,但同時也發現自己的身體是有極限的,所以在七月份我想要來好好找到最舒適的經營步調 🚶 目前也正在打算打這一連串瘋狂的品牌建立旅程,整理成一個分享會,讓大家知道其實建立一個品牌沒有想像中的難,但同時也不簡單(什麼廢話 XD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回信跟我說你最想要知道些什麼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最適合行銷人的免費短網址工具!lihi 實測教學,讓你用數據精準提升點擊率 ⭐️ 除了縮短網址,「lihi」還可以: 分流追蹤不同 KOL 的轉換效果 建立品牌專屬網址結構 整合 GA4、FB像素,優化廣告投放 支援...

嗨~我是 Vita 😉 最近終於比較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前陣子忙著熟悉網站編輯的工作,加上籌備講座整個大爆炸XD,現在總算有時間把之前看到一半的《隱性潛能》繼續讀完了! 書裡有一段話,讓我想起了過去的自己!內容我寫在下面的小故事,記得看到最後唷~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Writesonic 評價】AI 寫作 + SEO 工具值得入手嗎?完整功能&評測心得一次看懂 ⭐️ 「Writesonic 」可以做到: 用 AI 寫 SEO 長文 提供多種 Prompt 寫作範本 網站 SEO 優化分析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使用: 自媒體創作者 行銷人員與品牌經營者 不擅長寫作的人 ※ 適用平台:跨平台通用 ✏️ Vita 點評:沒寫過 SEO 長文也不用怕,Writesonic 會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帶你一步步寫出完整內容,對新手超友善! 另外 Writesonic 也有提供多種寫作樣板,讓不會寫 Prompt 的人,也能輕鬆的與 AI 一起協作。 查看全文 【PDFelement 評價】最超值的 PDF 編輯軟體!支援 AI 摘要與 OCR 文字辨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