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老K👨🏻💻。 如果你有發現,這週的領先數位週報其實晚了一些些才發給大家。 原因是:我們正打算把領先數位週報大改版啦!! 其實我們此刻特別需要你的意見,讓我們可以把週報變得對你更有價值。 如果你願意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請往下看本週的小故事吧~ (裡面會詳細說說要改版的想法,以及需要你幫忙什麼~) 💭 小故事:經營電子報的初衷,超過百篇之後發現的問題其實,我以前是沒辦法獨自寫電子報的創作者。 不知道現在的讀者,有沒有曾經看過《老K電子報》的超老讀者呢? 在開啟領先數位週報、同時也是成立領先時代團隊之前,其實我也嘗試過要撰寫週報,那時就是以這個很沒創意的名稱開始的 🤣 當時開始寫電子報,只有一個原因: 我好喜歡寫文字、好喜歡在文字中分享我近期的生活體悟與成長。 不過那時最大的困難,其實就是「產出疲乏」。 當時我自己已經會的東西、擁有的經驗,不足以讓我每週都有高價值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很直白來說,就是當時太菜了,硬要每週擠出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後來因緣際會成立了領先時代數位團隊,擁有了其他三位夥伴小呆、Yuria、蘿卡。 也就順勢成立了《領先數位週報》,一直到現在我們一起寫了上百篇的週報。 今年開始,我才慢慢意識到一個問題: 因為我們都很喜歡分享個人故事,但團隊數位工具的專業產出比較需要時間醞釀。 所以最後《領先數位週報》變得有點像《領先故事週報》了 🤣 故事比數位工具多,故事也比生產力技巧多。 也許這個在部份老讀者眼裡,你認識我們團隊每個人、很喜歡看大家近況跟故事。 但在一些新讀者、跟我們不熟的人身上,反而會覺得「幹嘛跟我分享你們的日常?」、「你說這些關我什麼事?」 (意識到這點可能讓大家沒收穫後,我本來一直想著是不是要停更 QAQ 很怕認真分享,卻反而造成大家資訊過載與打擾) 我今年開始就一直在思考: 「到底要怎麼改變,才能保持我們想要分享故事的喜好,又能讓大家擁有滿滿價值呢?」 後來我經過幾個月的觀察與研究,發現了能解決問題的答案,哪就是:成立交流社群! (主因:因為社群可以讓大家交流、讓我們分享經驗故事,又能把有料的內容做成系統化資源,給沒時間的人去回看。) 我一直都很排斥成立社群,因為我是一個喜歡創作,但不喜歡整天掛在網路上的創作者。 如果一整天都在網路上東逛西逛、無意義閒聊,我到了晚上就會開始懷疑人生,想著:我今天到底幹了些什麼。 所以我一直都沒有開什麼 Line 社群、Facebook 社團等,因為我覺得那些好浪費我的精力。 不過最近我卻發現了一個對我們品牌跟對大家來說,很棒的平台。 這平台能把所有我們分享過的數位工具,不管是有寫成詳細文章、還是只是我在社群上小小的創作分享,都集結到一個地方系統化整理。 更棒的是,單純靠領先團隊研究數位工具,動能絕對是遠遠比不上大家都在社群中交流數位工具經驗、互助成長更快也更好。 所以我開始有了成立社群的想法,並且正在規劃一個很棒的平台,能讓大家開心互動、又不會浪費時間與精力在無意義的抬槓。 而當這件事可以發生時,領先數位週報也將可以搭配著產生變化: 「可以每週整理這個社群中的精華數位工具討論,造福所有的週報訂閱者!」 (想像一下就覺得很棒!而我們團隊也很願意在社群中分享更多我們的數位工具研究!) 這個社群,我們預計能夠在六月中正式開放大家加入。 不過在這之前,我想要先問問大家 2 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問題:
也許我們在經營方式上要來改版這份週報,但我依舊想聽聽你的想法。 想知道這份週報對你來說的意義與幫助,讓我可以保留好的、並且讓其他不足的地方變得更好 🙏🏻 如果你願意回信跟我們分享以上兩個問題的想法,不管建議是大是小,都會對我們很有幫助。 而做為回報,我也會讓你成為第一批能進入【領先者國度】數位工具&自媒體社群的優先會員! (到時在我們籌備完後,就會第一時間通知有回信的會員們的!) 大家回信真實就好,不用過度誇獎,也不用隱藏不好聽的話。 期待因為你們的建議,讓我們越來越好,感謝! (如果有些話想跟我們團隊任何一位夥伴說,不管是鼓勵還是心情分享,都非常歡迎哦 ✨) 📌 本週精選推薦
|
看到的當下,我突然發現一件事情:
「原來一心能多用,對大家來說是一個優點、能力嗎?」
但對我來說:
「我完全不推薦人們去一心多用,因為這根本不符合腦袋的構造!你的一心多用其實就是無限分心!」
過往我看過《深度工作力》與《專注力協定》這兩本書,裡面都有提到關於人腦的架構:
「其實我們在不同關注點之間切換時,腦袋都會有殘留記憶,讓我們邊做當下做的事情,腦袋又會不自覺想起剛剛在關注的事情。」
「重點是,在這樣的切換過程,其實才是最耗費腦力、最累人的。」
人腦的組成,其實根本就不適合這樣的切換與分心。
如果能夠好好專注完成一件事情,絕對比一直切換來得更好。
不過有一個例外狀況,那就是「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在實踐同一個目標、相輔相成、並且都不太需要腦力」
而這個狀況就是我現在正在經歷的:
所以或許大家看到我在很多地方出沒、發文,但實際上我卻是在做同一件事情,並沒有分心或一心多用。
(如果想看我近期的自媒體創作策略改變與新計劃分享,請訂閱《自媒體創業週報》,我這週四跟你分享)
所以,從結論來說,我不推薦大家追求「一心多用」。
但你可以追求的,是把你人生所關注的所有事情用某種方式串起來,並且做一件事就能幫助到另一件事。
(也許可以稱做,這是人生的複利效應規劃吧!)
還記得小時候常常被卡巴斯基的警報聲給嚇到,因為我打線上遊戲都會亂下載一堆東西到電腦,就很容易中毒。
不過年紀越長,好像就慢慢忽略了在電腦中裝防毒軟體的重要性。
這邊就分享幾篇我們團隊評測過,推薦大家一定要用防毒軟體的原因:
如果你會怕,並且你對卡巴斯基感興趣,最近可以趁著年中慶去購買授權哦!
我把優惠資訊放在下方:
希望今天的內容你會喜歡。
如果有什麼想跟我分享的小故事,也歡迎你隨時回信跟我說!
我們下週見!~
by 老K
歡迎參考老K&Yuria 一起主講的《數位人生管理攻略》 課程。
看更多課程資訊 |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嗨~我是 Yuria 🌶️ 還記得我上一次是 5/27 跟大家見面的,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我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我成為一個品牌的創辦人 - 拼旅 Inplace 我建立了一個付費私有社群,並擁有的 20+ 的付費會員 我開始成立團隊,擁有了初代夥伴們 每天直播與會員一起成長,建立關係 訪談了四位很自由的靈魂 洽談兩位專家進行培訓班合作(其實就是米米跟老K XD) 總之,這一個月的變化快到我現在還沒有消化完畢,也因為一個新品牌的誕生,每天忙得不課開交 雖然過程中覺得很好玩,但同時也發現自己的身體是有極限的,所以在七月份我想要來好好找到最舒適的經營步調 🚶 目前也正在打算打這一連串瘋狂的品牌建立旅程,整理成一個分享會,讓大家知道其實建立一個品牌沒有想像中的難,但同時也不簡單(什麼廢話 XD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回信跟我說你最想要知道些什麼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最適合行銷人的免費短網址工具!lihi 實測教學,讓你用數據精準提升點擊率 ⭐️ 除了縮短網址,「lihi」還可以: 分流追蹤不同 KOL 的轉換效果 建立品牌專屬網址結構 整合 GA4、FB像素,優化廣告投放 支援...
嗨~我是 Vita 😉 最近終於比較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前陣子忙著熟悉網站編輯的工作,加上籌備講座整個大爆炸XD,現在總算有時間把之前看到一半的《隱性潛能》繼續讀完了! 書裡有一段話,讓我想起了過去的自己!內容我寫在下面的小故事,記得看到最後唷~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Writesonic 評價】AI 寫作 + SEO 工具值得入手嗎?完整功能&評測心得一次看懂 ⭐️ 「Writesonic 」可以做到: 用 AI 寫 SEO 長文 提供多種 Prompt 寫作範本 網站 SEO 優化分析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使用: 自媒體創作者 行銷人員與品牌經營者 不擅長寫作的人 ※ 適用平台:跨平台通用 ✏️ Vita 點評:沒寫過 SEO 長文也不用怕,Writesonic 會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帶你一步步寫出完整內容,對新手超友善! 另外 Writesonic 也有提供多種寫作樣板,讓不會寫 Prompt 的人,也能輕鬆的與 AI 一起協作。 查看全文 【PDFelement 評價】最超值的 PDF 編輯軟體!支援 AI 摘要與 OCR 文字辨識 ⭐️...
嗨~我是老K👨🏻💻 這陣子的生活老實說非常混亂,原因是 … 我遊戲成癮了 🤣 雖然講起來有點心虛,但我最近大概有 70% 以上的時間,都在遊戲的世界度過 工作時間極少,都用在團隊開會與客戶服務上,就比較少做一些「能為未來做準備的事」 不過雖然遊戲成癮,但好像這樣的生活自己也並不討厭 默默因為這件事情發現:我已經變成了能「接受自己各種樣貌」的自己 蠻開心的,代表我生活與工作都沒有匱乏感,能順著自己當下的感受去做事 (不過還是希望自己工作要好好完成、也要好好睡覺不要熬夜打遊戲哈哈)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Notion 頁面誤刪怎麼辦?Notion 備份法+救援限制一次搞懂 ⭐️ 三種 Notion 備份還原方式: Notion 垃圾桶 Notion 版本紀錄 Notion 更新功能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看看這篇文: 害怕 Notion 上面資料哪天遺失 想知道如何有效備份、保存內容 已經不小心刪除頁面,想找回來 👨🏻💻 老K點評:剛好前陣子我跟團隊夥伴米米接到的 Notion 系統製作客戶,也問了我們如果他們誤刪了頁面該如何復原。所以這篇文章就來囉! 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