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 #029】最近很紅的 Skool ,該經營嗎?嗨~我是老K👨🏻💻 最近身邊蠻多人在討論 Skool 這個新平台的,也因為有幾位 KOL 很用力的在推廣(推坑)大家去經營 Skool ,因此我有默默看見身邊蠻多自媒體人開始 FOMO。 這篇想簡單分享一下以我的觀察,私有社群的幾個經營技巧 & Skool 這平台本身的特性,再來跟你分享「我覺得該不該經營 Skool、該何時與怎麼投入經營」。 文末有免費資源給大家,記得看到最後。 💭 先來聊聊私有社群 & Skool 的特性與比較其實在 Skool 出現之前,很多私有社群就已經是部份自媒體人會經營的了,比如:
所以我看到 Skool 突然走紅、還有一堆人突然開始經營起私有群,第一個腦中的疑惑就是:「為什麼大家以前看到這些私有社群平台不會想做,但看到 Skool 卻覺得可以做了呢?」 這就要講回 Skool 的幾個特色與特性: 一、貼文制的內容交流方式:乾淨、具有互動、系統化Skool 本身交流是靠發貼文的方式,而貼文底下可以留言、貼文可以釘選到 Classroom。
一個更棒的重點是: 大家有價值的討論,社群創辦者或管理員可以將貼文直接釘選到 Skool Classroom 做保存,也能轉而變成一個系統化的內容。 這樣就可以替社群經營者省力,也能讓大家高價值的討論永久留存!
※ 私域社群經營小技巧:讓參與者也能產出好內容、讓好內容能成為社群系統化的內容,就能無限疊加社群價值! 二、獨立平台的使用體驗:減少分心、創造獨特使用感Skool 本身有網頁版本跟 App 版本,使用體驗都優化得很好,而且介面單純很好上手。
當然,如果你有能力像生活黑客社群一樣,透過 40 天 Notion 訓練營培養起大家對 Discord 的熟悉度,再整合生活黑客訂閱服務與社群活動,長期把大家留在平台上,那使用比較複雜的平台可能會比 Skool 還好。 但如果是一般人、獨立創作者,使用 Skool 平台可以更單純化的經營,不會像是 Discord 要經營社群還要順便教怎麼用 DC,也不會像 Line 社群要把整天時間泡在上面與大家互動、想辦法整合第三方文件保留內容。
※ 私域社群經營小技巧: 透過一個大型活動,讓大家有個共同目標執行並同時適應私域社群環境,是很好的 OnBoard 儀式,也能增加後續共同話題與黏著度。 (畢竟私域社群人數不是重點,黏著度&持續互動才是) 三、平台直接整合的訂閱收費服務Skool 本身有使用 Stripe 這個第三方金流,可以很簡單的付費與收費。
而 Skool 的會員可以隨時調整會員加入費用,所以也很好利用這個機制做階段式的 FOMO 社群策略。 比如:
這樣的收費級距 + 持續曝光在群裡面很優質的內容,就可以吸引大家持續加入。 (以上案例大家可以到 Threads 上研究 Issac 的近期內容策略,這是他近期 FOMO 快速增加社群人數的方法)
※ 私域社群經營小技巧: 私域社群要增加口碑傳播性,可以用級距價格策略去 FOMO。 但更好的方式是讓每個參與者都變成傳播者、去推薦外面或身邊的人加入(這樣你就可以專注維持社群內高品質內容)。 四、還有一些小特色有 Calendar 功能,可以直接把社群活動都放上去,也放上線上會議室連結 有 Leader Board 搭配 Classroom 解鎖機制,大家留言被點讚就可以累積經驗值升級,你可以在每個等級達成時贈送禮物,或者設計課程內容,達成等級後可以自動解鎖。
※ 私域社群經營小技巧: 持續互動是私域社群的經營重點,所以其實蠻不適合生活喜歡平靜的人。 要開設社群的前提,可以問問自己「準備好跟一群人建立長期的互動關係了嗎?」 接受的了,才建議開。 💭 大概瞭解 Skool 了之後,該如何評估自己是否該投入經營?大部份近期被 FOMO Skool 的人,可大致上分為兩個原因:
前者我覺得完全沒問題,我認為 Skool 是我目前見過私域社群中,建置難度最低、長遠性最高的綜合推薦 (我自己目前是拿 Skool 當課後社群用,因為我想給學員一個乾淨的討論空間) 但後者,我可以來深度拆解一下大家看見所謂「很好賺錢」的原因。 👀 Skool 的聯盟行銷機制:透過你的轉介也開了 Skool ,你會每月賺 40 USD目前 Skool 的聯盟行銷機制是標題上這樣,所以等於很多人開設 Skool 群,吸引他們的是可以推薦更多人開設 Skool 群,然後賺這個聯盟佣金。 本身 Skool 平台的月費是 99USD/月,所以你開設平台是需要每月花費這個成本的,而聯盟佣金也是從這邊來。 這就跟 2019 年曾經發生過很多的「課程聯盟行銷大亂鬥」一樣,就是一個短期的東西。
以上不是說這聯盟行銷機制就沒機會,而是你在做之前要先思考好:
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讓你的社群長青,也讓你的聯盟收益&他人的社群長青。
※ 私域社群經營小技巧: 聯盟行銷本身是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但他的前提要建立在「三方互利」 對廠商有轉單、對你來說有佣金、而對消費者來說有優惠或教學 所以不要單純只是為了推而推,而是要盡可能替消費者著想!這才是長遠之道 🚀 關於社群訂閱制:到底該如何經營好一個付費私有社群?我自己覺得付費訂閱制是個很好的商業模式,而社群中直的付費的價值簡單可以分成幾種。
營運一個私有社群,初期要有足夠的內容價值才有辦法吸引到人長期關注,而後期要盡量增加情感價值,才能長期經營下去。 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人生的階段是會變化的,當你內容價值剛好符合他當下階段,那他就會進來、就願意付費。 但如果他人生變化了,比如結婚、生小孩、轉職等等,那你的內容價值很有機會讓對方不再需要,那就不會繼續關注你。 但如果後續帶給他更多的是情感價值呢?那就不一樣了 他會想要跟你分享他人生的各個階段、並且讓社群中的成員陪他見證、陪他走過。 這就變成一個強而有力的社群向心力,也是大家就算不是很需要你的內容,但也願意繼續留下的原因。
※ 私域社群經營小技巧: 除了找到大家願意加入的原因,也記得要找到「讓大家願意持續留下的原因」,才是訂閱制社群最重要的事情。 ❓ 講這麼多,老K有沒有打算開 Skool 私有社群?老實說,我超想開哈哈哈哈!(但一直被團隊跟理性我阻止,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XD) 我其實已經構思好以上所有我提到的私有社群規劃,我有很多數位工具、生產力與自媒體創業經驗,可以在社群中分享(內容價值),我也有很多可以跟大家一起玩、一起相互成長的活動(情感價值)。 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歡 Skool 上面的互動模式,不用像是 Line 社群一樣吵(每次打開 99+ 我根本到後面就不想看),也不會像是 Discord 那麼高成本(光是學會 Discord 對大家就門檻很高了) 不過近期領先時代團隊正在擴編,並且我也在調整我自己去世界旅居數位遊牧前的工作與生活步調,所以我覺得並不那麼急著開 Skool、開私有社群。 私有社群已經不是新的東西,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在被 FOMO 情況下衝動就創立社群。 👀 想直接操作看看 Skool 社群?如果你看完我這篇分析,覺得你剛好能提供以上我說到的價值,那也許你也可以開設看看 Skool 社群。 Skool 本身有 14 天免費試用期,你可以點「Skool 免費試用註冊」連結過去直接操作(這是我的聯盟連結) ‼️ 在開始 Skool 社群之前,推薦你先把策略制訂清楚。當然,我一直更在乎的是「一件事情能否長青做下去」。 就像我自己的陪跑課程《B.R.A.N.D 自媒體被動流量變現系統》一樣: 不選擇跟現在很多外面自媒體課程一樣教你爆款短影音變現,而是教大家穩穩的透過自媒體策略藍圖、網站 SEO、電子報經營、產品設計,去把每個流量、信任、變現的環節都打好基礎。 如果你在做 Skool 之前,想要先打好自媒體基礎、或者對自己當前經營自媒體的策略有點迷茫的話。 我們五月有開放免費的自媒體策略諮詢,如果你想參與諮詢、跟我們團隊聊聊你的自媒體近況與下一步該怎麼做
可以直接回信「我想參與免費自媒體諮詢!」
我會再把報名諮詢的方法回傳給你! “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機會。不過我們首先要學會看見、再來學會篩選、最後學會堅持。” —— 老K👨🏻💻 📌 學習更多「自媒體創業經營技巧」歡迎參考老K主講的《自媒體創業講座:從零開始的網站經營策略守則》
|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自由宇宙 #09】我們無法想像從未經歷過的事 / 教練型創業家-Dan Martell / 電子報需要經營嗎? 嗨~我是米米 🌝 經過一個多月,我們又見面了! 給第一次閱讀《自由宇宙週報》的你: 自由宇宙週報是由「領先時代」的團隊成員所撰寫, 團隊裡的人除了在領先時代裡的專案外, 幾乎都另外擁有自由工作者身份、經營自媒體或個人品牌。 每週我們會輪流撰寫這份週報, 跟大家分享我們在多重身份+品牌與自媒體經營途中, 遇到的難題、獲得的經驗與心得、還有我們的學習, 希望可以幫大家打開一些想像、得到一些新的思考切角, 或給大家一些啟發! 你可以在這裡閱讀前三期的內容(裡面都是滿滿的寶藏哦 ✨): 【自由宇宙 #08】如何吸引貴人 / 財經界老高 - 小 Lin 說 / 怎麼找靈感? 【自由宇宙 #07】打造你的幸運體質 / 創業家 - Leila Hormozi / 如何開始經營自媒體? 【自由宇宙 #06】經營一人公司品牌的夢想與恐懼 / 理財思維聊人生 - 一口新飯 / 要先有產品,還是先開始經營內容? 這裡也跟第一次閱讀我的信的人做個小小的自我介紹: 我是米米...
嗨嗨~我是 Vita 😉 時間好快就到年底了,感覺特別的忙碌,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健康的身體了! 最近我肩頸不舒服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所以我決定去看個醫生比較安心~ 後續發展我寫在下面的小故事,如果你也是 3C 產品的重度使用者,記得看到最後唷~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一人公司也能有團隊感 ✏️ Vita 點評:看到老 K 轉發的脆文真的超有感。我其實也有偷偷潛水在一人公司交流社群,每次看到大家互相幫忙,都會覺得這裡的共好氛圍好棒。 平常社群蠻安靜的,但當有人發出「求救訊息」的時候,社群就會熱鬧起來。每次我都會點開討論串來看,一方面關心一下,一方面順便學習別人的經驗,這樣下次遇到類似狀況就知道怎麼處理。 有一次,剛好遇到玩家詢問 Google Workspace 申請的問題,碰巧那陣子我才剛寫完教學文章,就立刻分享給對方參考。結果不只我回覆,其他玩家也熱心補充資訊,整個討論串乾貨滿滿,超有收穫。 真的覺得這樣的社群氛圍超讚!如果你也想加入「一人公司 Line 交流社群」,可以點下面的表單連結申請加入唷~ 填寫表單 知識產品實境秀 ✏️ Vita 點評:大家有報名《Notion...
嗨,我是蕭邦~ 你還記得我嗎?我是領先時代諮詢顧問,同時也有在經營自媒體分享「美股投資」 時間過好快,又輪到我來寫自由宇宙週報啦! 隔一個多月再次和你聊聊,我就從 29 歲跨到 30 歲惹 🎂 雖然不太習慣說自己是 3 開頭,但還是很歡迎回信大聲祝我生日快樂唷 😆 💭 本週自由故事:如何吸引貴人 你也希望人生中,不斷出現貴人嗎? 最近在盤點,出社會到現在 8 年的時間,我人生有什麼變化。 突然發現,我人生最大的轉變,除了從社畜變成自媒體創業者、生活越來越自由以外,還多了非常多貴人! 我就在想,這些貴人是怎麼來的?難道我天生就有吸引貴人的體質嗎? 後來,我有了答案。 【 👩🏻🦰 過去的我,是個「只想到自己」的人 】 說真的,過去的我其實蠻自私的。 凡事都先想到自己,有什麼好處也只想自己拿,甚至連跟別人分享都要考慮老半天,擔心講太多會吃虧。 然後也常常在心裡批判別人,總是看見別人的缺點。 看到其他人成功、得名,嘴上說「恭喜啊」,心裡卻在想「他哪有那麼厲害?🙄」 看到別人出錯,還會默默地覺得「幸好那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