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013】高生產力的自媒體一日生活


【自媒體#013】高生產力的自媒體一日生活

嗨~我是老K👨🏻‍💻

這封信件其實是一大早起來寫的

所以如果你是週四每天早上 8:00 起床準時等著看週報的讀者,你應該會發現這週小小遲到了一下。

最近其實蠻享受全職自媒體的生活的,開始為自己建立了一些儀式感

每天早上有時間的話,都會經歷「拉筋、早晨冥想、享受早餐、自由創作學習」,之後才開始一整天的工作事項。

過往我也曾經體會過,一早起來就馬上衝向書房工作,直到半夜都還在消化待辦的工作狂日子

雖然成就了不少事情,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一直這樣過生活,身體跟心智都會撐不住」

今天就想藉著這個機會,跟你分享「我目前的自媒體一日生活」,以及這一天生活中有哪些經過設計的元素。

希望能幫助到每位不管是全職、兼職經營自媒體的你,創造出你享受其中、同時也具有「高生產力」的自媒體經營生活。


❓ 為什麼想跟你分享我的一日生活?

「因為經營自媒體的最大難題,就是無法持續、規律的產出&經營」

所以我想來分享我是怎麼做的,也給大家當一個參考。

先用一句話總結我自己的方法核心:

要擁有高生產力工作日常,就一定需要「創造規律」

如果你不是全職自媒體經營者,可能會對全職自媒體生活有個美好妄想。

:我會有很多時間,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不再需要每天晚上逼自己花兩小時寫貼文

:也不需要花三天時間才能完成一篇部落格文章

:我可以很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NoNoNo,這些真的都是幻想 🤣

大部分剛踏入全職經營自媒體的人,就會逐漸意識到一件事

「天吶,原來我的自制力這麼差。」

原先可以兩小時內拼完的 IG 社群貼文,現在可以花一個下午才完成。

原先部落格可能花三天的晚上慢慢組合寫完,現在寫了一週都還在大綱(瘋狂拖延)。

我自己曾經嘗試過好多時間管理方法,包括列下待辦、book 行事曆等

雖然更有規劃、更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依舊會對執行興趣缺缺。

我也曾經一早起來去看一些勵志影片、或是大陸一些勞工的故事,想藉此喚醒自己的工作魂。

但後來發現這些方法都無法長久,因為還是有很大部分是「靠著情緒驅動自己」

「建立規律」是解決拖延與低效能的很好方法,因為你不再需要做選擇。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會猶豫不決、會拖延,都是卡在「做選擇的那一刻」?

以我自己昨天晚上想起要寫週報時的腦中思考流程來舉例

:挖,已經十點了,我還有自媒體週報還沒寫欸

:(想拖延的疑惑)要寫嗎

:(想找理由拖延)還是請假一週阿?這週好忙哦

:(自制力&責任感出來喊聲)但這是週報欸,我想要每週都能跟大家分享點東西

當我們需要「做選擇」,就很容易讓熱忱停在執行前。

這也是為什麼對我來說比起做好「時間管理」,「建立規律」會更有效。

因為我不需要去「管理」或「思考」,我只需要根據我原本建立好的規律,直接去做。

(當然時間管理還是要做啦~我指的是真正讓我一天生活變得高生產力的關鍵,其實是規律)


👀 講了這麼多,我的一日生活怎麼過?

接下來就來分享「經典老K的一天」是怎麼過的吧~

🗓️ 我的一日時間,都怎麼排程?

我基本上目前把我的一天拆成「早上」「下午」「晚上」三個主要生產力時段

以及「早晨」、「午餐」、「晚餐」三個休息時段。

「早上時段」

☀️ 早晨:07:00 左右自然醒 ~ 09:00 前,這時間我會買早餐、拉筋、冥想、整理家裡、洗曬衣服,也會到我的 IG 社群撰寫「老K起床氣」每日反思創作

👨🏻‍💻 早上:早上 09:00 ~ 中午 12:30 ,專注工作,近期大多都安排自由學習或創作書寫

「中午時段」

🥘 午餐:中午 12:30 ~ 下午 14:00 前,我很享受午餐邊看劇邊吃美食的時光,所以我一定會看好看滿一個半小時

👨🏻‍💻 下午:下午 14:00 ~ 傍晚 17:30,專注工作,大多待辦任務會排在下午完成,我也比較喜歡下午再開會,把早晨時間留給自己

「晚上時段」

🍽️ 晚餐:傍晚 17:30 ~ 晚上 20:00 前,晚餐看劇時間,偶爾也會跟另一半一起吃晚餐。

👨🏻‍💻 晚上:晚上 20:00 ~ 22:00 的時段,工作收尾時段,把當天尚未做完的工作做一做,盡可能不要熬夜,因為熬夜只是提前預支隔天的精神罷了。

仔細算算,我一天總共會有 9 小時的時間工作,包含:

  • 早上:三個半小時(可能扣除 30 分鐘休息)
  • 下午:三個半小時(可能扣除 30 分鐘休息)
  • 晚上:兩個小時

其實這個時間區段不是我自己安排出來的,而是我從今年開始一直都 Follow 一個線上共同工作社群(CWO),去排列我每天的工作時間。

所以就連我前陣子人在大陸武漢跟我爸媽住、數位遊牧的那段時間,我都很常跟他們說

我:我等等九點要上班哦!
爸媽:上什麼班?你跑去遠距上班哦?
我:哦沒有啦~就是我有預約一個線上工作時段,我會上線跟大家一起工作,還是做自媒體的事情。

🤔 一個規律的高生產力工作日,有哪些必備要素?

而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 Co-Working Online(CWO)共同工作社群,所體驗到三個大核心元素,是你可以建立規律高生產力工作流必備的要素

⏰ 一、必須先把時段規劃出來,才能建立規律

這是我第一個想跟大家分享「規律生活」的技巧:

替自己建立一個上班與下班或各種時段的儀式感,讓自己有個轉換點去切換狀態。

你可以選擇以下這些方法,去在現有的生活中加入工作的儀式感:

  1. 跟我一樣,尋找相關的工作社群,直接跟著社群的規律去做事學習
  2. 自己尋找工作的問責夥伴,可以約定好一起上線工作、完成任務
  3. 用行事曆與鬧鐘驅動自己,並且在特定時間去特定環境執行

(如果是第三種自控型的做法,我超級建議一定要換環境執行,比如晚上下班後要衝刺兩小時做貼文,就去咖啡廳兩小時。)

切記,重點是「每到一個時段,你就要靠環境或約定,去讓自己切換狀態」

就比如我之所以中午能好好享受看劇 & 吃美食的時光,是因為我知道 14:00 我要上線上班。

在 13:50 的時候,我通常就會關掉電視,提前打開我的待辦清單

讓我提前為專注工作做好心理準備(也讓中午看劇的記憶殘留,稍微淡一些)

如果你不是全職工作者,請去思考你每天晚上要「專注工作」的時段是幾點到幾點?

替自己建立儀式感、與另一半或家人溝通,大家一起保護好你這個專注時段。

這樣的安排,會讓你更能在時間到了的時候,專注生產。

也能讓你在脫離這些時段後,能放心去做想做的事情。

📝 二、開始工作前,一定要清楚列下自己打算要做的事,以及預計花費的時間

跟大家分享我寫這封週報當天的任務清單:

其實蠻多人會對於這種「列下所有要做的事」感到抗拒,認為「我不想要生活過得這麼累、這麼受到約束」

或許你們是想起過往曾經把行事曆排滿,但一件件事情卻無法預期完成、前面事情不斷影響到後面計劃的那種無助感。

但這種「純粹的任務列表」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要做的只有:

  1. 列下所有要做的事
  2. 分類並排序每件事情的重要性
  3. 大概預估一下所需要的時間(執行前要提醒自己,我有 xxx 時間可以做完這件事)

如果任務沒有如期完成,因為你已經排序過重要性,那就是把剩餘任務移動到下一個工作時段而已。

我們不會停留在「無助與焦慮」,而是把任務重新排序、繼續執行。

「高生產力」跟「自律」是兩回事

以上列出任務清單的方法並沒有要逼你「在很累的時候還要自律執行」

而是讓你更清楚的知道「我有哪些是要做、每件事情要做多久」

這時你就能多出一個選擇:「因為我今天晚上好累,我清單上的 XXX 任務需要 60 分鐘,我能否排到明天早上再做?」

當我們對自己的執行待辦更有掌握時,才能脫離被待辦控制,變成我們去控制待辦。

🙌🏻 三、階段性總結,讓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努力

不管是 CWO 社群,還是我自己的團隊,我們近期都有穩定的在做階段性總結。

以 CWO 社群來說,有分成早中晚的共同工作時段。

  • 每個時段開頭,大家都會簡單分享一下等等計劃要做些什麼。
  • 每個時段結束,大家也都會簡單分享剛剛自己完成了些什麼。

簡單的分享會花一些時間,但其實背後他創造著很大的儀式感。

你會發覺,當你分享完等等計劃要做什麼之後,你就好像準備好要開始執行了。

你也會發現,當時段結束不管任務是否完成

跟大家分享完你剛剛的執行狀況後,你似乎就可以放心前往下一個休息時段了。

創造開頭與結尾,做階段性的總結是看似無意義,實質會對生產力有很大幫助的事。

就像我每天早上都會在 IG 限動發的《老K起床氣》,發到後來我也發現「我不能有一天不發」

因為每天早上我都是在總結前一天、或者當天早上的想法

寫完能確實幫助到我開啟新的一天、去面對新的挑戰。


💭 結論:如果要有高生產力,該做到哪些事?

核心技巧是「建立規律」
  1. 規劃好自己的每日時段,盤點自己有多少可安排時間、建立規律的時間段。
  2. 執行任務前,列出任務、重要性排序、預估執行時間。
  3. 階段性總結,不管做得好還是壞,我們都應該要總結後繼續 move on 。

雖然看起來只有三點,但執行起來肯定會遇到蠻多問題。

也歡迎如果你想要嘗試更有生產力的經營自媒體,可以嘗試看看以上方法。

或者也歡迎來 CWO 跟我一起每天上線工作,你會看到我是怎麼在專注時段衝刺、在休息時間享受的 😆

👀 如果對 CWO 有興趣,可以看這邊更多資訊:
https://leadingmrk.notion.site/K-CWO-2cf967af67944be78d74fd1f4a9a0b80?pvs=4

這週剛好 Notion 第六屆線上訓練營要開營了,身為總助教的我應該也會多了一些日常的事情要忙碌。

不過我這次也想試試看利用我以上分享的規律生活方式,能不能將生活中的多個角色「領先時代創辦人」、「自媒體創業顧問」、「Notion 訓練營總助教」這些身份的職責都執行好呢?

期待這次九月十月的忙碌挑戰!

Ps. 這週末我應該還會發一封信給大家,開放下週部分時段,與想要透過「被動經營」模式來做自媒體的人線上聊聊。

如果感興趣,記得到時候去報名 30mins 聊聊哦,就可以線上一對一見到我啦!

“願我們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規律,能開心工作、享受生活!”

—— 老K👨🏻‍💻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Read more from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嗨~我是 Yuria 🌶️ 2025 咻一下就過了 14 天!很好奇大家有因為新的一年的到來,而有新嘗試或是改變嗎~ 想要跟你分享,我到目前為止在 2025 做的一些新嘗試 / 建立起的新習慣! 近期開始固定每週去上拳擊課程 🥊,我發現這個是一個很好緩解內心壓力、不安及焦慮的活動,每出一拳內心的壓力就被釋放一點,上完整堂課程覺得身心都輕盈了一些呢 > < 另外,我近期開始每週安排去烏來泡溫泉一次(超像什麼老人行程 XD)♨️,但我發現泡溫泉不只真的可以舒緩肌肉的緊繃,我更加喜歡的是在泡溫泉時我可以完全放空,什麼都不去思考 / 擔心(因為無法帶電子產品進去,擔心思考也沒必要) 以上兩個是我近期的新嘗試,而今天我也會在最後的小故事來分享,我自己期望在 2025 不論是持續保持或是新養成的習慣,而這些習慣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我相信是會對自我有一個很棒的提升~ 2025 一起好好照顧自己吧 ❤️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KidsGuard Pro 評價】守護孩子成長安全,即時找出環境中的潛在危險 ⭐️ 「KidsGuard Pro」可以做到:...

嗨~我是老K👨🏻💻 在跨年這天發信給大家,我自己也正在深圳往香港的路上,準備到香港維多利亞港看煙火表演跨年。 一年一年過去,發現我們週報也陪伴了大家超過一兩年的時間。 寫電子報最特別的,就是能記錄下寫信當下的我與夥伴們狀態,從以前剛成立團隊、到後來團隊逐漸發展,中間還曾經幾位團隊夥伴們都經歷失戀、經歷人生的低潮起伏,一直到現在。 很謝謝願意打開本封信件的你,願意長期關注領先時代品牌、老K,或團隊中的每一位夥伴。 相信 2025 我們都會一起更好、我們也都要一起更好! 這封信件後,我們就明年見啦~!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Memo AI 教學】影音轉文字、翻譯、心智圖、上字幕,一鍵搞定,學習工作更輕鬆 ⭐️ 「Memo AI」可以做到: AI 影片/音訊轉文字,並生成摘要、心智圖幫助看影片/學習 翻譯、語音合成 字幕生成、影片剪輯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使用: 需要學習並統整國內外影音資料的學生 需要外語逐字稿+譯文來對照的外語學習者或製作語言學習教材的老師 需要快速大量輸入+輸出創作的知識工作者和自媒體創作者 想要快速幫影片上字幕或剪輯影片的 YouTuber...

嗨,我是米米 Miyavi 🌝 回顧我加入領先時代,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 這段時間定期在領先週報跟大家分享數位工具、我的生活和學習, 這裡也變成我的一個小樹洞了 🌲 謝謝大家的陪伴,下次見就是 2025 啦!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WinZip 評價】高效壓縮、安全共享,讓檔案管理變得更簡單! ⭐️ 「WinZip」可以做到: 檔案加密、管理、解壓縮 利用雲端整合共享檔案 安全 FTP 檔案傳輸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使用: 重要資料管理 團隊專案協作 數位相簿整理與分享 ※ 適用平台:跨平台通用 🌝 米米點評:在閱讀這篇文章前,我對 WinZip 的印象還停留在「Windows 使用的解壓縮軟體」,沒想到它還有其他的功能,而且 WinZip 也不只是 Windows 專用,還支援 Mac、iOS、Android。 跟我一樣覺得它好久不見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更新一下對他的印象。另外,小豆幫它寫了超完整的使用教學,可以幫助你快速上手不迷路哦! 查看全文 【Teachable】最佳線上課程平台?自架開課平台完整評測及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