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013】高生產力的自媒體一日生活


【自媒體#013】高生產力的自媒體一日生活

嗨~我是老K👨🏻‍💻

這封信件其實是一大早起來寫的

所以如果你是週四每天早上 8:00 起床準時等著看週報的讀者,你應該會發現這週小小遲到了一下。

最近其實蠻享受全職自媒體的生活的,開始為自己建立了一些儀式感

每天早上有時間的話,都會經歷「拉筋、早晨冥想、享受早餐、自由創作學習」,之後才開始一整天的工作事項。

過往我也曾經體會過,一早起來就馬上衝向書房工作,直到半夜都還在消化待辦的工作狂日子

雖然成就了不少事情,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一直這樣過生活,身體跟心智都會撐不住」

今天就想藉著這個機會,跟你分享「我目前的自媒體一日生活」,以及這一天生活中有哪些經過設計的元素。

希望能幫助到每位不管是全職、兼職經營自媒體的你,創造出你享受其中、同時也具有「高生產力」的自媒體經營生活。


❓ 為什麼想跟你分享我的一日生活?

「因為經營自媒體的最大難題,就是無法持續、規律的產出&經營」

所以我想來分享我是怎麼做的,也給大家當一個參考。

先用一句話總結我自己的方法核心:

要擁有高生產力工作日常,就一定需要「創造規律」

如果你不是全職自媒體經營者,可能會對全職自媒體生活有個美好妄想。

:我會有很多時間,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不再需要每天晚上逼自己花兩小時寫貼文

:也不需要花三天時間才能完成一篇部落格文章

:我可以很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NoNoNo,這些真的都是幻想 🤣

大部分剛踏入全職經營自媒體的人,就會逐漸意識到一件事

「天吶,原來我的自制力這麼差。」

原先可以兩小時內拼完的 IG 社群貼文,現在可以花一個下午才完成。

原先部落格可能花三天的晚上慢慢組合寫完,現在寫了一週都還在大綱(瘋狂拖延)。

我自己曾經嘗試過好多時間管理方法,包括列下待辦、book 行事曆等

雖然更有規劃、更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依舊會對執行興趣缺缺。

我也曾經一早起來去看一些勵志影片、或是大陸一些勞工的故事,想藉此喚醒自己的工作魂。

但後來發現這些方法都無法長久,因為還是有很大部分是「靠著情緒驅動自己」

「建立規律」是解決拖延與低效能的很好方法,因為你不再需要做選擇。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會猶豫不決、會拖延,都是卡在「做選擇的那一刻」?

以我自己昨天晚上想起要寫週報時的腦中思考流程來舉例

:挖,已經十點了,我還有自媒體週報還沒寫欸

:(想拖延的疑惑)要寫嗎

:(想找理由拖延)還是請假一週阿?這週好忙哦

:(自制力&責任感出來喊聲)但這是週報欸,我想要每週都能跟大家分享點東西

當我們需要「做選擇」,就很容易讓熱忱停在執行前。

這也是為什麼對我來說比起做好「時間管理」,「建立規律」會更有效。

因為我不需要去「管理」或「思考」,我只需要根據我原本建立好的規律,直接去做。

(當然時間管理還是要做啦~我指的是真正讓我一天生活變得高生產力的關鍵,其實是規律)


👀 講了這麼多,我的一日生活怎麼過?

接下來就來分享「經典老K的一天」是怎麼過的吧~

🗓️ 我的一日時間,都怎麼排程?

我基本上目前把我的一天拆成「早上」「下午」「晚上」三個主要生產力時段

以及「早晨」、「午餐」、「晚餐」三個休息時段。

「早上時段」

☀️ 早晨:07:00 左右自然醒 ~ 09:00 前,這時間我會買早餐、拉筋、冥想、整理家裡、洗曬衣服,也會到我的 IG 社群撰寫「老K起床氣」每日反思創作

👨🏻‍💻 早上:早上 09:00 ~ 中午 12:30 ,專注工作,近期大多都安排自由學習或創作書寫

「中午時段」

🥘 午餐:中午 12:30 ~ 下午 14:00 前,我很享受午餐邊看劇邊吃美食的時光,所以我一定會看好看滿一個半小時

👨🏻‍💻 下午:下午 14:00 ~ 傍晚 17:30,專注工作,大多待辦任務會排在下午完成,我也比較喜歡下午再開會,把早晨時間留給自己

「晚上時段」

🍽️ 晚餐:傍晚 17:30 ~ 晚上 20:00 前,晚餐看劇時間,偶爾也會跟另一半一起吃晚餐。

👨🏻‍💻 晚上:晚上 20:00 ~ 22:00 的時段,工作收尾時段,把當天尚未做完的工作做一做,盡可能不要熬夜,因為熬夜只是提前預支隔天的精神罷了。

仔細算算,我一天總共會有 9 小時的時間工作,包含:

  • 早上:三個半小時(可能扣除 30 分鐘休息)
  • 下午:三個半小時(可能扣除 30 分鐘休息)
  • 晚上:兩個小時

其實這個時間區段不是我自己安排出來的,而是我從今年開始一直都 Follow 一個線上共同工作社群(CWO),去排列我每天的工作時間。

所以就連我前陣子人在大陸武漢跟我爸媽住、數位遊牧的那段時間,我都很常跟他們說

我:我等等九點要上班哦!
爸媽:上什麼班?你跑去遠距上班哦?
我:哦沒有啦~就是我有預約一個線上工作時段,我會上線跟大家一起工作,還是做自媒體的事情。

🤔 一個規律的高生產力工作日,有哪些必備要素?

而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 Co-Working Online(CWO)共同工作社群,所體驗到三個大核心元素,是你可以建立規律高生產力工作流必備的要素

⏰ 一、必須先把時段規劃出來,才能建立規律

這是我第一個想跟大家分享「規律生活」的技巧:

替自己建立一個上班與下班或各種時段的儀式感,讓自己有個轉換點去切換狀態。

你可以選擇以下這些方法,去在現有的生活中加入工作的儀式感:

  1. 跟我一樣,尋找相關的工作社群,直接跟著社群的規律去做事學習
  2. 自己尋找工作的問責夥伴,可以約定好一起上線工作、完成任務
  3. 用行事曆與鬧鐘驅動自己,並且在特定時間去特定環境執行

(如果是第三種自控型的做法,我超級建議一定要換環境執行,比如晚上下班後要衝刺兩小時做貼文,就去咖啡廳兩小時。)

切記,重點是「每到一個時段,你就要靠環境或約定,去讓自己切換狀態」

就比如我之所以中午能好好享受看劇 & 吃美食的時光,是因為我知道 14:00 我要上線上班。

在 13:50 的時候,我通常就會關掉電視,提前打開我的待辦清單

讓我提前為專注工作做好心理準備(也讓中午看劇的記憶殘留,稍微淡一些)

如果你不是全職工作者,請去思考你每天晚上要「專注工作」的時段是幾點到幾點?

替自己建立儀式感、與另一半或家人溝通,大家一起保護好你這個專注時段。

這樣的安排,會讓你更能在時間到了的時候,專注生產。

也能讓你在脫離這些時段後,能放心去做想做的事情。

📝 二、開始工作前,一定要清楚列下自己打算要做的事,以及預計花費的時間

跟大家分享我寫這封週報當天的任務清單:

其實蠻多人會對於這種「列下所有要做的事」感到抗拒,認為「我不想要生活過得這麼累、這麼受到約束」

或許你們是想起過往曾經把行事曆排滿,但一件件事情卻無法預期完成、前面事情不斷影響到後面計劃的那種無助感。

但這種「純粹的任務列表」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要做的只有:

  1. 列下所有要做的事
  2. 分類並排序每件事情的重要性
  3. 大概預估一下所需要的時間(執行前要提醒自己,我有 xxx 時間可以做完這件事)

如果任務沒有如期完成,因為你已經排序過重要性,那就是把剩餘任務移動到下一個工作時段而已。

我們不會停留在「無助與焦慮」,而是把任務重新排序、繼續執行。

「高生產力」跟「自律」是兩回事

以上列出任務清單的方法並沒有要逼你「在很累的時候還要自律執行」

而是讓你更清楚的知道「我有哪些是要做、每件事情要做多久」

這時你就能多出一個選擇:「因為我今天晚上好累,我清單上的 XXX 任務需要 60 分鐘,我能否排到明天早上再做?」

當我們對自己的執行待辦更有掌握時,才能脫離被待辦控制,變成我們去控制待辦。

🙌🏻 三、階段性總結,讓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努力

不管是 CWO 社群,還是我自己的團隊,我們近期都有穩定的在做階段性總結。

以 CWO 社群來說,有分成早中晚的共同工作時段。

  • 每個時段開頭,大家都會簡單分享一下等等計劃要做些什麼。
  • 每個時段結束,大家也都會簡單分享剛剛自己完成了些什麼。

簡單的分享會花一些時間,但其實背後他創造著很大的儀式感。

你會發覺,當你分享完等等計劃要做什麼之後,你就好像準備好要開始執行了。

你也會發現,當時段結束不管任務是否完成

跟大家分享完你剛剛的執行狀況後,你似乎就可以放心前往下一個休息時段了。

創造開頭與結尾,做階段性的總結是看似無意義,實質會對生產力有很大幫助的事。

就像我每天早上都會在 IG 限動發的《老K起床氣》,發到後來我也發現「我不能有一天不發」

因為每天早上我都是在總結前一天、或者當天早上的想法

寫完能確實幫助到我開啟新的一天、去面對新的挑戰。


💭 結論:如果要有高生產力,該做到哪些事?

核心技巧是「建立規律」
  1. 規劃好自己的每日時段,盤點自己有多少可安排時間、建立規律的時間段。
  2. 執行任務前,列出任務、重要性排序、預估執行時間。
  3. 階段性總結,不管做得好還是壞,我們都應該要總結後繼續 move on 。

雖然看起來只有三點,但執行起來肯定會遇到蠻多問題。

也歡迎如果你想要嘗試更有生產力的經營自媒體,可以嘗試看看以上方法。

或者也歡迎來 CWO 跟我一起每天上線工作,你會看到我是怎麼在專注時段衝刺、在休息時間享受的 😆

👀 如果對 CWO 有興趣,可以看這邊更多資訊:
https://leadingmrk.notion.site/K-CWO-2cf967af67944be78d74fd1f4a9a0b80?pvs=4

這週剛好 Notion 第六屆線上訓練營要開營了,身為總助教的我應該也會多了一些日常的事情要忙碌。

不過我這次也想試試看利用我以上分享的規律生活方式,能不能將生活中的多個角色「領先時代創辦人」、「自媒體創業顧問」、「Notion 訓練營總助教」這些身份的職責都執行好呢?

期待這次九月十月的忙碌挑戰!

Ps. 這週末我應該還會發一封信給大家,開放下週部分時段,與想要透過「被動經營」模式來做自媒體的人線上聊聊。

如果感興趣,記得到時候去報名 30mins 聊聊哦,就可以線上一對一見到我啦!

“願我們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規律,能開心工作、享受生活!”

—— 老K👨🏻‍💻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Read more from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嗨~我是 Yuria 🌶️ 還記得我上一次是 5/27 跟大家見面的,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我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我成為一個品牌的創辦人 - 拼旅 Inplace 我建立了一個付費私有社群,並擁有的 20+ 的付費會員 我開始成立團隊,擁有了初代夥伴們 每天直播與會員一起成長,建立關係 訪談了四位很自由的靈魂 洽談兩位專家進行培訓班合作(其實就是米米跟老K XD) 總之,這一個月的變化快到我現在還沒有消化完畢,也因為一個新品牌的誕生,每天忙得不課開交 雖然過程中覺得很好玩,但同時也發現自己的身體是有極限的,所以在七月份我想要來好好找到最舒適的經營步調 🚶 目前也正在打算打這一連串瘋狂的品牌建立旅程,整理成一個分享會,讓大家知道其實建立一個品牌沒有想像中的難,但同時也不簡單(什麼廢話 XD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回信跟我說你最想要知道些什麼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最適合行銷人的免費短網址工具!lihi 實測教學,讓你用數據精準提升點擊率 ⭐️ 除了縮短網址,「lihi」還可以: 分流追蹤不同 KOL 的轉換效果 建立品牌專屬網址結構 整合 GA4、FB像素,優化廣告投放 支援...

嗨~我是 Vita 😉 最近終於比較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前陣子忙著熟悉網站編輯的工作,加上籌備講座整個大爆炸XD,現在總算有時間把之前看到一半的《隱性潛能》繼續讀完了! 書裡有一段話,讓我想起了過去的自己!內容我寫在下面的小故事,記得看到最後唷~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Writesonic 評價】AI 寫作 + SEO 工具值得入手嗎?完整功能&評測心得一次看懂 ⭐️ 「Writesonic 」可以做到: 用 AI 寫 SEO 長文 提供多種 Prompt 寫作範本 網站 SEO 優化分析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使用: 自媒體創作者 行銷人員與品牌經營者 不擅長寫作的人 ※ 適用平台:跨平台通用 ✏️ Vita 點評:沒寫過 SEO 長文也不用怕,Writesonic 會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帶你一步步寫出完整內容,對新手超友善! 另外 Writesonic 也有提供多種寫作樣板,讓不會寫 Prompt 的人,也能輕鬆的與 AI 一起協作。 查看全文 【PDFelement 評價】最超值的 PDF 編輯軟體!支援 AI 摘要與 OCR 文字辨識 ⭐️...

嗨~我是老K👨🏻💻 這陣子的生活老實說非常混亂,原因是 … 我遊戲成癮了 🤣 雖然講起來有點心虛,但我最近大概有 70% 以上的時間,都在遊戲的世界度過 工作時間極少,都用在團隊開會與客戶服務上,就比較少做一些「能為未來做準備的事」 不過雖然遊戲成癮,但好像這樣的生活自己也並不討厭 默默因為這件事情發現:我已經變成了能「接受自己各種樣貌」的自己 蠻開心的,代表我生活與工作都沒有匱乏感,能順著自己當下的感受去做事 (不過還是希望自己工作要好好完成、也要好好睡覺不要熬夜打遊戲哈哈)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Notion 頁面誤刪怎麼辦?Notion 備份法+救援限制一次搞懂 ⭐️ 三種 Notion 備份還原方式: Notion 垃圾桶 Notion 版本紀錄 Notion 更新功能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看看這篇文: 害怕 Notion 上面資料哪天遺失 想知道如何有效備份、保存內容 已經不小心刪除頁面,想找回來 👨🏻💻 老K點評:剛好前陣子我跟團隊夥伴米米接到的 Notion 系統製作客戶,也問了我們如果他們誤刪了頁面該如何復原。所以這篇文章就來囉! 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