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 #024】如何從頭規劃一場實體工作坊? ft. 二月免費自媒體座談開放報名囉!


【自媒體 #024】如何從頭規劃一場實體工作坊? ft. 二月免費自媒體座談開放報名囉!

嗨~我是老K👨🏻‍💻

新年開工日,我想大家肯定對假期都有點依依不捨。

不過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與其厭世的開工,不如整理一下自己、元氣滿滿的面對新的工作日挑戰吧!

新年這陣子我到武漢來陪伴住在這的爸媽、也順道把阿嬤也帶過來。

年假的這一陣子,我深深體會到做自媒體的好處&壞處:

  • 好處: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能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事業
  • 壞處:沒有放假與工作日的界線、就連年假也可能有會議或工作、自己要能管控自己的時間/慾望/目標

前陣子我超級任性的替我《B.R.A.N.D 自媒體被動流量變現系統》課程學員,辦了一場學員專屬的實體工作坊。

為什麼說任性呢?

因為這場活動不管是場地、攝影師、活動道具、現場側拍等,我都以我心目中的理想規格進行。

(完全沒在管預算🤣然後學員們都不收費,讓大家來參與實體活動都開開心心、無負擔)

這封信就想來分享,我是如何與夥伴一起完成了這場「實體工作坊」

也給想在雙北辦實體活動的讀者們一個參考!


⭐ 好康插播!二月免費自媒體直播座談來囉

這個二月雖然我人大多都在國外,但還是安排了短短在台灣的一週時間,想開個免費直播座談,與大家線上聊聊「自媒體變現策略」!

如果你正在或準備要經營自媒體,相信這場直播會對你非常有幫助,能讓你在內容創作之前,也能擁有變現的策略思維。

報名完全免費,但內容跟上個月活動一樣完全不馬虎、一定乾貨滿滿,趕緊報名吧!


❓為什麼會想辦實體活動?對自媒體有什麼益處?

其實認識我一陣子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其實是個從來沒有自己主辦過實體自媒體活動的創作者 🤣

大部份會在實體場合看到我,都是以參與者或者協辦的身分出沒在活動中。

常辦線上活動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場線上活動可能只需要用個會議室、用個報名頁面,到時候大家線上見面完就結束。

但實體活動卻需要找場地、場勘、排桌椅、弄設備,活動過程也需要有人協助場控、活動後也需要場復、整理等。

為什麼這次我選擇辦實體活動呢?簡單分享一下原因:

  1. 學員點餐:
    這絕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我的課程是非常歡迎學員針對自身需求點餐任何加碼活動、內容的,而我也會視情況盡力幫大家達成。

    大家在諮詢、加入課程後,都傳達了蠻多「想要實體聚會、交流」的意願,所以這次剛好有機會要補充「自媒體產品打造」的知識點給大家,就想著那順便來實現大家願望好了
  2. 照片素材、學員心得錄影:
    另一方面來說,雖然我也講過幾十場不同主題的演講或分享,但因為幾乎都是純線上講座,根本就沒有什麼側拍照片素材可以用。

    辦一場實體活動、讓大家滿意開心,也能有很多當天的合照、學員的心得分享可以先收集起來,未來或許有用。

    當天也麻煩了自媒體朋友 Teddy 協助錄製學員心得影片,盡可能好好運用這次大家好不容易相聚的機會,多留下點足跡。
  3. 實體講座的 Reels 內容再製測試:
    因為這次請 Teddy 到現場協助動態攝影,所以當天我主要的講課也都有麻煩他協助直式側拍。

    後續打算製作成講課的 Reels 來做內容再製。

    (不過當天影片拍完才發現這種再製 Workflow 跟講師講課內容高度相關,我有很多實作引導的影片是無法使用的,反而是故事&策略分析,才更好做成 Reels,也算踩了個坑)
  4. 想替學員打通流程:去年之所以決定要開「自媒體課」,就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會一直走在這條路上,而我希望自己能當實踐者、探路人,把所有大家有需求的方向都親身嘗試後,把經驗再分享回課程中。

    因此不管是上封信的「講師側拍影音再製創作流」,還是這次的「實體一日工作坊」,都是我真心想替學員們嘗試的一場實驗。

    不管做的好做的不好,至少我的學員未來需要,我都可以有真實經驗能分享給大家!

一場活動下來,其實有蠻多經驗可以分享的

如果你剛好也有舉辦實體活動的需求,歡迎繼續看下去!


👀 實體工作坊的任務組成拆解:有哪些事情要做?需要哪些人員?

我們這次舉辦的是教學為主/交流為輔的實體工作坊:

  • 工作坊參與人數:大約 25 人
  • 主題:自媒體知識產品打造
  • 地點:舉辦在台北車站附近的共享空間「齊文藝室」

活動設計會有一些時間是讓大家分組認識跟實作,也有一些時間是由我來教大家一些自媒體產品打造的觀念、案例與方法。

一開始我其實傻傻的認為…

應該就跟線上教學一樣吧?就是租個場地、大家到場,然後我人站上台之後開始講課

我一個人應該可以搞定這場活動啦~

(殊不知最後我們總共有 5 位工作人員,還在現場手忙腳亂的 🤣)

一場實體教學型工作坊的任務與人員需求組成其實有分成幾個部份簡單列給大家:

1. 場地、器材、輔助道具:

從一開始的決定場地、場勘,到場地的器材布置規劃、桌椅擺放,到最後上課過程需要的道具、每個環節的場地變動掌控,可以算是一項單項的任務。

當天的座位配置,是夥伴蘿卡協助規劃的

而當天也有很多活動設計品,則是夥伴 Yuria 一手包辦

2. 記錄、動態&靜態攝影:

一場實體活動其實很珍貴,有一些人甚至可能從不同縣市直接衝來參與活動。

如果能將活動本身的過程記錄下來,會有很棒的活動體驗(想像學員們上完課,回家還可以收到精美攝影照片的感受,一定很棒~)

我這次活動就有請靜態攝影師 Mila 來現場拍攝學員學習與討論的影像,動態攝影師則是找短影音專業的自媒體朋友 Teddy 來現場助陣,幫忙側拍講課短影片來做內容再製,還把學員的心得分享影片一併都拍完了!

3. 教材、講師、教學流程:

實體教學型工作坊最重要的還是內容,所以從教材設計、講師當日的講課風格,到教學流程配合整體現場工作坊流程的設計,都很重要。

這部份後續我有蠻多可以復盤優化的心得,在這封信最後跟大家分享!

4. 機動、助教、學員體驗:

實體工作坊與線上很不一樣的是,其實現場的突發狀況會有很多。

教學的突發狀況可能是學員現場聽不懂就會反應給講師,講師總不能自己一組一組下去教(時間不夠),這時就很需要現場有機動人員或是助教可以輔助解決問題。

而現場學員體驗除了學習本身,一些幾點到了要有下午茶、大家的休息&交流時間掌控也很重要。

實體活動其實也可以找一位專業的主持人來掌控流程,會讓整體活動更流暢(這是學員建議我的,因為我當天是又當講師又當主持人,整個累炸XD)。

⭐ 總結:一場 25-30 人的學習型實體工作坊,會建議有以下人員(理想配置):

  1. 講師:負責當天的所有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流程掌控
  2. 1-2 位助教:負責現場所有的學員問答、學習輔助、幫講師發放教材等
  3. 場地&機動人員:負責當天場地籌備規劃、場地布置、當天活動流程與點心外送等掌控
  4. 靜態&動態攝影:請一位靜態攝影師非常值得,而動態攝影所需的費用成本可能較高,可看活動的重要性來選擇是否要請專業動態攝影師

❓當天的活動流程與實際狀況:大家參與後的好壞反饋!

為什麼說是一週完成一場實體工作坊籌備呢?

因為一月的時候我們確實忙到只剩下一週時間可以準備 🤣(整個待辦炸開)

當天我們安排的活動流程,大致上如下:

實際活動辦下去之後得到了一個心得:

「比起現場實體聽我講課,大家的交流意願更高」

實體的活動相比線上,絕對不能把內容排得滿滿的。

見面三分情,實體見面大家聊得來肯定會把交流時間拉長、聊到停不下來。

這時身為講師,其實也不用硬要把大家拉回乖乖聽講狀態,而是可以設計更多分組學習討論,能同時滿足大家交流與學習的需求。

(結果我這個理工男,排了滿滿的課程內容,累到大家最後兩小時已經開始有同學休息時間趴在桌上休息了🤣)


籌備整個實體工作坊的過程中,我與夥伴 Yuria 大概開了三次會議:

  1. 首次會議:
    大概在兩三個月打算辦這場活動時,我們就先開了次會訂下工作坊的核心主題,以及把當天大概的流程討論完
  2. 二次會議:
    大概在活動倒數一個月,詳細討論工作坊的執行方案,進行分工(我負責教學內容、活動流程,Yuria 負責場地聯繫、學員參與統計、當日教材設計印製)
  3. 三次會議:
    最後倒數一週時,我們開了個最後衝刺會議,同步所有事情的執行日與 Deadline,做最後衝刺收尾

不過當時很搞笑的是,我跟 Yuria 在倒數剩下四天時會議後,本來要把每件事情壓個 Deadline 。

後來發現 … 所有事情都必須在當天完成,Deadline 也沒什麼好壓的,因為只剩當天必須做完 🤣

(比如課程備課大綱、實體工作坊互動卡片設計,因為後面還有後續規劃都拖不得)


👥 當天學員們的真實反饋與心得如何呢?

在我過往到現在辦的每一場講座與活動,我都會習慣在課後蒐集學員們的反饋。

好的反饋可以變成未來持續努力的能量,而學員的建議也能讓一次活動比一次更好。

所有當天的學員參與反饋中,我摘錄出這場實體工作坊同學們的部份評價,也來跟大家分享:

「好評與回饋」

「回饋建議」


💭 復盤總結:比起成功與否,我們更該關注「如何更好」!

當天我一結束活動之後,回家休息一晚隔天就開始復盤反思。

辦一場活動真的不容易,以下也是我的出的幾個精華復盤經驗,也提供給訂閱這份電子報的大家做為最後結尾吧!

一、教學內容優化點

  1. 「聽課」與「實踐」時間分配,可以抓大概 3:7 :
    這次工作坊我大概抓一半時間講課,一半時間讓大家實踐,並透過番茄鐘的方式讓大家單次單次衝刺進度。

    後來才發現這樣零碎的衝刺反而會讓大家一直有被打斷的感覺,不如讓討論持續進行、但讓議題持續向前推進。
  2. 教學內容以「互動引導」為主,多運用團體智慧:
    這次我抓大概 40% 是在講大家不會知道的「新觀點、新方法」,效果與反饋還不錯!

    不過下午留太多時間讓大家「埋頭苦幹」自己的產品規劃,反而太少好好利用現場的分組與討論資源。
  3. 除了教學討論,現場能安排講師與助教分組輔導也很重要:
    當天最佳狀態我覺得是需要每個討論環節、最好都有助教能參與小組討論,就能最大化大家當天的產出效益。

    我當天其實利用了每個空檔下去跟大家深度討論,但 25 位參與者我也只深度聊了 4-5 位吧!若能安排更多輔導的資源會更好!

二、活動舉辦優化點

  1. 首要絕對是「預算」要檢討:
    愛亂花錢的人 94 我)當天工作坊活動活動開銷應該有 2-3 萬元(包含場地、人員、設備),後續發現我們印刷品與一些花費太高,在與團隊夥伴溝通時也都直接挑最好的製作

    最後也有學員反應「紙用太好,反而不好寫字上去🤣」,也不是所有東西用最好的就可以。
  2. 人員配置太晚規劃、太小看實體活動的負擔:
    最一開始我只找了 Yuria 來協助現場活動,後來才臨時找了動態、靜態攝影師,也找另一位團隊夥伴蘿卡前幾天來救火幫忙規劃場地布置、回饋表單、擔任當天的機動等等。

    我們學員中專業辦活動的小腸直接跟我說:「早知道老K會忙到這麼累,早該找我幫你了!」

    也讓我意識到「我真的太習慣自己下去動手,而都忘了可以先找身邊專業的人來合作/幫助自己」

當然,還有我最深刻的一個優化點,那就是

一個人可以抱佛腳,但有了團隊後,不該把事情拖到最後做」

(這是活動後續工作人員夥伴私下提供給我的真實意見,對我來說是個非常深刻的反思與教訓)

身為很瞭解自己的講師,知道自己如果太早準備好課程內容反而會完美主義一直改,後來我幾乎每次講座,都是到前一天才會開始實際把簡報做完。

到後來甚至辦一場活動,我們這次都是從一週倒數才真正開始衝刺:

  • 攝影師四天前才找
  • 甜點前一天才請夥伴幫忙訂
  • 當天早上才去印活動紙本講義。

雖然能在火燒屁股時成功把專案完成也另類的一種超能力(?),但這樣的習慣會讓團隊很難掌握當天活動流程、也有很多細節的執行流程會漏掉。

這次活動也讓我永遠記住凡是都要「提前籌備」,自己的時間管理可以隨性,但牽涉到團隊運轉絕對要更流有餘欲,多讓團隊穩定運轉才是重點。


👀 結語:做過比沒做過更好,學會比完美更重要!

這篇文分享了一些我第一次辦實體活動的真實狀況與心得,也希望帶給你一些啟發。

如果你也有延伸的問題想問、剛好哪天要辦實體活動的話,也歡迎回信跟我交流,我很樂意跟大家分享經驗!

這次實體活動初嘗試,也讓整個團隊包括我學到好多好多。

我跟夥伴也都很喜歡這種在實踐中學習的感覺,每次都會比每次變得更熟悉、更懂得應該怎麼做!

期待之後再這份週報中,在跟你分享更多獨特的自媒體歷程與經驗。

讓我們一起持續精進,變得更好!我們下封信件見啦~


“別因怕做錯而不實踐,而更應該為了趕快學會而多去試錯!”

—— 老K👨🏻‍💻


📌 學習更多「自媒體創業經營技巧」

歡迎參考老K主講的《自媒體創業講座:從零開始的網站經營策略守則》

  • 看到領先時代團隊三年的完整商業模式,還有內容創作飛輪的規劃。
  • 聽老K無保留分享所有商業模式,如何靠聯盟行銷打造被動收入商模,並成立團隊擴大規模,還有未來規劃。
  • 報名還送《網站經營入門實戰影片課》,包含獨家主機商優惠、完整架站教學、SEO 撰文技巧,讓你無痛開始架站做自媒體。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Read more from 領先數位週報 & 自媒體創業週報

嗨~我是 Yuria 🌶️ 2025 咻一下就過了 14 天!很好奇大家有因為新的一年的到來,而有新嘗試或是改變嗎~ 想要跟你分享,我到目前為止在 2025 做的一些新嘗試 / 建立起的新習慣! 近期開始固定每週去上拳擊課程 🥊,我發現這個是一個很好緩解內心壓力、不安及焦慮的活動,每出一拳內心的壓力就被釋放一點,上完整堂課程覺得身心都輕盈了一些呢 > < 另外,我近期開始每週安排去烏來泡溫泉一次(超像什麼老人行程 XD)♨️,但我發現泡溫泉不只真的可以舒緩肌肉的緊繃,我更加喜歡的是在泡溫泉時我可以完全放空,什麼都不去思考 / 擔心(因為無法帶電子產品進去,擔心思考也沒必要) 以上兩個是我近期的新嘗試,而今天我也會在最後的小故事來分享,我自己期望在 2025 不論是持續保持或是新養成的習慣,而這些習慣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我相信是會對自我有一個很棒的提升~ 2025 一起好好照顧自己吧 ❤️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KidsGuard Pro 評價】守護孩子成長安全,即時找出環境中的潛在危險 ⭐️ 「KidsGuard Pro」可以做到:...

嗨~我是老K👨🏻💻 在跨年這天發信給大家,我自己也正在深圳往香港的路上,準備到香港維多利亞港看煙火表演跨年。 一年一年過去,發現我們週報也陪伴了大家超過一兩年的時間。 寫電子報最特別的,就是能記錄下寫信當下的我與夥伴們狀態,從以前剛成立團隊、到後來團隊逐漸發展,中間還曾經幾位團隊夥伴們都經歷失戀、經歷人生的低潮起伏,一直到現在。 很謝謝願意打開本封信件的你,願意長期關注領先時代品牌、老K,或團隊中的每一位夥伴。 相信 2025 我們都會一起更好、我們也都要一起更好! 這封信件後,我們就明年見啦~!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Memo AI 教學】影音轉文字、翻譯、心智圖、上字幕,一鍵搞定,學習工作更輕鬆 ⭐️ 「Memo AI」可以做到: AI 影片/音訊轉文字,並生成摘要、心智圖幫助看影片/學習 翻譯、語音合成 字幕生成、影片剪輯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使用: 需要學習並統整國內外影音資料的學生 需要外語逐字稿+譯文來對照的外語學習者或製作語言學習教材的老師 需要快速大量輸入+輸出創作的知識工作者和自媒體創作者 想要快速幫影片上字幕或剪輯影片的 YouTuber...

嗨,我是米米 Miyavi 🌝 回顧我加入領先時代,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 這段時間定期在領先週報跟大家分享數位工具、我的生活和學習, 這裡也變成我的一個小樹洞了 🌲 謝謝大家的陪伴,下次見就是 2025 啦!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WinZip 評價】高效壓縮、安全共享,讓檔案管理變得更簡單! ⭐️ 「WinZip」可以做到: 檔案加密、管理、解壓縮 利用雲端整合共享檔案 安全 FTP 檔案傳輸 💭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推薦你使用: 重要資料管理 團隊專案協作 數位相簿整理與分享 ※ 適用平台:跨平台通用 🌝 米米點評:在閱讀這篇文章前,我對 WinZip 的印象還停留在「Windows 使用的解壓縮軟體」,沒想到它還有其他的功能,而且 WinZip 也不只是 Windows 專用,還支援 Mac、iOS、Android。 跟我一樣覺得它好久不見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更新一下對他的印象。另外,小豆幫它寫了超完整的使用教學,可以幫助你快速上手不迷路哦! 查看全文 【Teachable】最佳線上課程平台?自架開課平台完整評測及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