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宇宙 #08】如何吸引貴人 / 財經界老高 - 小 Lin 說 / 怎麼找靈感?


嗨,我是蕭邦~

你還記得我嗎?我是領先時代諮詢顧問,同時也有在經營自媒體分享「美股投資」

時間過好快,又輪到我來寫自由宇宙週報啦!

隔一個多月再次和你聊聊,我就從 29 歲跨到 30 歲惹 🎂

雖然不太習慣說自己是 3 開頭,但還是很歡迎回信大聲祝我生日快樂唷 😆


💭 本週自由故事:如何吸引貴人

你也希望人生中,不斷出現貴人嗎?

最近在盤點,出社會到現在 8 年的時間,我人生有什麼變化。

突然發現,我人生最大的轉變,除了從社畜變成自媒體創業者、生活越來越自由以外,還多了非常多貴人!

我就在想,這些貴人是怎麼來的?難道我天生就有吸引貴人的體質嗎?

後來,我有了答案。


【 👩🏻‍🦰 過去的我,是個「只想到自己」的人 】

說真的,過去的我其實蠻自私的。

凡事都先想到自己,有什麼好處也只想自己拿,甚至連跟別人分享都要考慮老半天,擔心講太多會吃虧。

然後也常常在心裡批判別人,總是看見別人的缺點。

看到其他人成功、得名,嘴上說「恭喜啊」,心裡卻在想「他哪有那麼厲害?🙄」

看到別人出錯,還會默默地覺得「幸好那不是我……」

所以我有發現,自己在與人交談過程中,對方感受到的善意不多。現在回頭想想,那樣的自己真的有點可怕……😱

因為這種心態會讓你越來越孤單。

別人不想靠近你,你也會慢慢失去信任別人的能力。

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人緣不太好,跟人聊天常常「卡卡的」,沒什麼話題、也沒有連結感,無法信任他人,別人也無法信任我。

那種感覺很空虛,好像沒有辦法真正跟一個人有深度的認識與連結,好像有一道門隔在中間 🚪

後來才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我會失去很多朋友,更無法交到新朋友,而且我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


【 🌱 從「看見別人的好」開始 】

於是,我開始慢慢調整心態。

在面對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時,我會先在心裡練習看見對方美好的那一面、練習為別人著想。

學著主動去關心別人,試著分享,而不是斤斤計較;學著先看到別人的努力,而不是只盯著缺點。

然後表示出自己的善意,有意識地訓練自己讚美別人、稱讚別人 💬

例如:

  • 跟家人說話時,先不急著反駁,試著聽他們想表達什麼
  • 看到同事或朋友做得好,就主動讚美幾句
  • 聽到夥伴、朋友的分享,學著給予真誠的回饋

老實說,一開始真的很彆扭、很尷尬,甚至懷疑我這樣會不會太假?

但很神奇的是,當我真心去做這些事情之後,我發現自己變得好快樂 🥰


【 💫 世界會回報你的善意 】

慢慢地,我身邊的人開始對我產生不一樣的印象。

以前有人說我高冷、很有距離感;現在卻會形容我是個「溫暖的人」、「替別人著想的女孩」

同時,當我願意替別人著想、願意無私地分享時,我也感受到朋友們對待我的善意,甚至開始接收到各種工作邀約、合作邀約。

而且最誇張的是,貴人一直出現 😆

  • 有的人主動把資源、人脈介紹給我
  • 有的人願意無條件帶著我一起賺錢
  • 有的人在我工作卡關時,直接幫我解決問題
  • 有的人在我低潮時,用力拉我一把

甚至有些機會與人際關係,是我這輩子連想都不敢想、做夢都夢不到的。

太多太多了,這一切就像天掉下來的禮物 🎁

現在回頭看,我真的相信一件事:

善意是一種能量,當你釋放出去,它會以某種形式回到你身上

而且,這樣的善意背後,其實是一份愛。

當我們願意無條件付出這份愛,其實就是在打造「吸引貴人的體質」

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我生命中會出現這麼多貴人的原因!


👥 本週推薦自由人:財經界老高 - 小 Lin 說

  • 品牌名稱:小 Lin 說
  • 創辦人/主理人:小林
  • 品牌領域主題:#總體經濟 #投資

【 🤩 蕭邦眼中的小林 】

在我心目中,小林是財經界老高!

甚至我敢說,她是華語財經圈中,含金量最高的 YouTuber 🤩

小林總是能把超級複雜的架構&極度專業的議題,用清楚的脈絡,把整個故事說得淺顯易懂,有些議題甚至講得比大學教授還要好!

更極致的是,雖然每集影片都乾貨滿滿、知識量爆棚,但卻一點都不枯燥乏味!

她的那種自帶幽默感,會讓我忍不住從頭到尾看完每支影片!

算是少數一上片,我就會迫不及待點開來看的 YouTuber,而且每次看完,我都很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修過經濟學 XD


❓ 自媒體一百問(每週一問):怎麼找靈感?

身為自媒體創業者,許多人最常問的問題就是:

我到底要發什麼?

以前我也是個很缺乏靈感的人,常常為了想一篇文章主題,煩惱超級久,有時候甚至一整週都沒靈感……

當靈感枯竭的時候,整個人就會陷進焦慮循環,然後不斷地想:

怎樣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靈感?
一直有靈感的人,是怎麼辦到的??

明明時間都排好了,電腦打開了,結果盯著螢幕一個多小時,什麼都擠不出來 🥲

那種卡住的感覺真的很痛苦、很阿雜,想趕快產出點什麼,卻連主題都不曉得怎麼下……

然後又會開始自責:「為什麼別人每天都有內容可以分享?我是不是不適合做自媒體?」

後來我發現,找靈感其實不難,只要三步驟就可以了:

  1. 增加生活經驗
  2. 用心體驗
  3. 隨手記錄

  • 增加生活經驗

靈感不會憑空出現,它一定是「你曾經經歷過的某件事」被觸發,讓你有所感觸、有所體悟。

所以當你覺得沒靈感的時候,很可能代表你最近生活太「窄」了。

這時候,可以讓自己進行「放寬儀式」:聽 Podcast、看書、上課,或是參加活動跟人接觸,讓自己多點輸入。

  • 用心體驗

很多人會以為靈感需要很多「資訊」,但其實最打動人的靈感來自「感覺」

當你在某個 Moment 被觸動,哪怕是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個眼神,那股情緒都可以轉化成創作的能量。

所以在進行「放寬儀式」時,就讓自己全心投入在當下,用心感受吧!

  • 隨手記錄

把當下的感覺、心情記錄下來(一定要立馬紀錄),不然很容易忘記!

雖然在這邊跟你分享這麼明確的步驟,但老實說,現在的我,也不是每天都靈感滿滿。

有時候一樣會卡住、會自我懷疑,不過,我已經不再那麼害怕「沒靈感」的狀態了!

因為我知道,只要回到這三個步驟:增加經驗、用心體驗、隨手記錄,靈感一定會再回來~

✍🏻 本篇作者:蕭邦

幫助美股投資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學會選股、找到便宜進場點、做好安全規劃。

領先數位週報 & 自由宇宙週報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Read more from 領先數位週報 & 自由宇宙週報

嗨嗨~我是 Vita 😉 時間好快就到年底了,感覺特別的忙碌,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健康的身體了! 最近我肩頸不舒服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所以我決定去看個醫生比較安心~ 後續發展我寫在下面的小故事,如果你也是 3C 產品的重度使用者,記得看到最後唷~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一人公司也能有團隊感 ✏️ Vita 點評:看到老 K 轉發的脆文真的超有感。我其實也有偷偷潛水在一人公司交流社群,每次看到大家互相幫忙,都會覺得這裡的共好氛圍好棒。 平常社群蠻安靜的,但當有人發出「求救訊息」的時候,社群就會熱鬧起來。每次我都會點開討論串來看,一方面關心一下,一方面順便學習別人的經驗,這樣下次遇到類似狀況就知道怎麼處理。 有一次,剛好遇到玩家詢問 Google Workspace 申請的問題,碰巧那陣子我才剛寫完教學文章,就立刻分享給對方參考。結果不只我回覆,其他玩家也熱心補充資訊,整個討論串乾貨滿滿,超有收穫。 真的覺得這樣的社群氛圍超讚!如果你也想加入「一人公司 Line 交流社群」,可以點下面的表單連結申請加入唷~ 填寫表單 知識產品實境秀 ✏️ Vita 點評:大家有報名《Notion...

嗨~我是老K👨🏻💻。 最近在韓國旅居,在首爾跟釜山各待了一週。 首爾就是個超方便的大都市,而釜山我們住在海雲台,更像是來看海、度假、放鬆。 近期其實也思考著明年的計畫 想著:明年還要繼續數位遊牧嗎?要離開亞洲去更遠的地方旅居,或是回到臺灣好好休息?還是有第三種可能性? 底下的小故事也來跟大家分享,明年的一些規劃與想法。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 Notion 新認證、新合作夥伴角色公開。 👨🏻💻 老K點評:Notion 在 10 月推出了一些新的合作角色,可以透過推廣、教學、幫組織導入 Notion,可以直接與官方合作,還甚至可以得到一些 Notion 給的福利。 若感興趣,可以到這篇 Threads 文底下看認證與各種合作角色的資訊連結唷! 查看全文 👥 一人公司交流社群,開放新成員加入囉! 👨🏻💻 老K點評:印象中是在幾個月前開始這個社群,裡面跟以往你見過的 Line 社群可能有很大不同。 裡面比較少聊天抬槓:大多是對一人公司經營感興趣的人,會在裡面發問、開討論串大家一起針對問題討論。...

嗨~我是 Yuria 🌶️ 時隔快一個月見面,上個月的你跟現在的你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成長,有什麼微光時刻呢?(微光時刻 = 小里程碑 / 小勝利) 我先來跟你分享我的微光時刻! 上一次是在 9/11 號跟大家見面,在這一個月裡… 我開啟了我的新的 Podcast 節目《Y. Talk》 我舉辦了第一次的拼旅迷你數位遊牧活動 我開始每天 Journaling,慢慢找回生活的平衡 我重新 Branding 了拼旅,更加清晰的知道我的路徑跟 Why 設計拼旅 Logo,並開始著手推出周邊 收到峇里島手帳品牌 - WELMARK 邀約,成為品牌大使 … 分享這寫並不是要跟你說我做了多少事情,而是想要跟你說在短短的一個月,你可以有很大的轉變 為什麼會想要傳遞這樣的訊息給你呢? 身為自媒體顧問,已經諮詢超過 200 位學員,很常在諮詢中聽到大家其實是很想要改變現狀的(這樣超好~),但同時也發現多數的人都會有一個聲音 我再晚一點開始好了我再等等好了 而聽到這些,我會好奇的是 你在等什麼呢? 等一個月後你還是跟現在的你一樣,對生活充滿不滿,但又不敢開始嗎? 那你又在怕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