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我是老K👨🏻💻。 最近在韓國旅居,在首爾跟釜山各待了一週。 首爾就是個超方便的大都市,而釜山我們住在海雲台,更像是來看海、度假、放鬆。 近期其實也思考著明年的計畫 想著:明年還要繼續數位遊牧嗎?要離開亞洲去更遠的地方旅居,或是回到臺灣好好休息?還是有第三種可能性? 底下的小故事也來跟大家分享,明年的一些規劃與想法。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 每週來點新知識!🗣 你有好資源想分享嗎?歡迎直接回信推薦給我們! 💭 本週小故事:🌍 旅居的岔路口:自由,還是安定?這陣子,我開始思考:明年,我還要繼續旅居嗎? 這問題其實不只是旅行的選擇,更是關於「生活型態」的抉擇。 也關乎我,還有小A,兩個人的人生方向。 🗺️ 我們的這兩年2023 年,我們短暫出國三個月: 澳洲公路旅行、峇里島、泰國曼谷與清邁。 那段時間讓我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原來工作與生活是可以重新設計的。」 2024 年,我們正式退租台北的房子,然後一路走到了: 新加坡、吉隆坡、福岡、富國島、大理、京都、大阪、 現在則是首爾與釜山,接下來還會到北京與杭州。 這一年多的旅居,像是一場長跑的實驗。 我們不只是旅人,也同時在遠距工作、經營品牌、做課程、談合作。 生活與工作就這樣被交錯在不同的時區裡。 ⚖️ 一直在找平衡有時候,我們衝得很猛——忙到沒時間好好感受眼前的城市, 也會覺得環境不夠安靜、不夠穩定,難以專注。 但有時候,我們又放慢腳步,好好生活、體驗當地的文化、吃在地的食物、拍下風景。 只是這樣一來,工作又會落後,節奏又得重新拉回來。 旅居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不斷平衡」的修煉。 要在流動中找到安定,在變化裡找到節奏。 🧭 多個選項,不同人生最近我們在想,明年該怎麼走。 A. 繼續旅居,去更遠的地方—— 可能去歐洲或南美,去找住在西班牙的朋友。 只是跨出亞洲這一步,內心還是會有點怕。 陌生語言、文化差異、生活成本……都是真實的挑戰。 B. 回台灣,找一個地方定居。 老實說,一直搬家、移動也真的累了。 而小A最近也在想,需不需要回職場、要幾歲回職場。 遠距雖然自由,但好像犧牲了職涯的長期發展、要承受的壓力普遍也比在大公司上班大。 C. 小A去打工度假,我去澳洲定居一年 我們的數位遊牧第一站就是澳洲,那段日子讓我們學會「邊生活、邊前進」。 而澳洲的打工度假年齡上限是 31 歲,如果不趁現在,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也許,回到那裡重新開始一年, 既能延續自由,也能給自己一段更穩的生活節奏。 更難的是,我們討論來討論去,這些選項根本沒有正確答案。 當選什麼都是對的時候,似乎選擇就變的更難了。 💭 我自己的糾結快 30 歲了,我們也在思考會不會這次回到臺灣定居,之後就沒機會旅居了。 也思考著:選擇安定,真的就代表要放棄自由嗎? 如果安定感與旅居的新奇感都想要,是不是本來就是我想要的太多了? 這幾年,我教大家用數位工具、自媒體打造「自由人生」。 但現在回頭看,自由從來不是絕對的。 它更像是一場長期練習,在夢想與現實、衝刺與休息之間, 找出能讓自己持續前進的節奏。 我還沒有答案,也還在持續討論思考中。 但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 如果是你,會怎麼選? 繼續旅居?回台灣定居? 還是像我們一樣,考慮去澳洲重新展開一年的生活實驗? 回信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許選項根本不在這三者之中。 如果你有不同的人生體驗故事,也希望你多多給我們一些指教! 今天領先數位週報分享的內容,就到這邊。 如果有什麼想法想分享,歡迎你隨時回信跟我們聊聊 我們下週見! |
分享數位工具、自媒體創業經驗,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發生的各種故事。
嗨嗨~我是 Vita 😉 時間好快就到年底了,感覺特別的忙碌,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健康的身體了! 最近我肩頸不舒服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所以我決定去看個醫生比較安心~ 後續發展我寫在下面的小故事,如果你也是 3C 產品的重度使用者,記得看到最後唷~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一人公司也能有團隊感 ✏️ Vita 點評:看到老 K 轉發的脆文真的超有感。我其實也有偷偷潛水在一人公司交流社群,每次看到大家互相幫忙,都會覺得這裡的共好氛圍好棒。 平常社群蠻安靜的,但當有人發出「求救訊息」的時候,社群就會熱鬧起來。每次我都會點開討論串來看,一方面關心一下,一方面順便學習別人的經驗,這樣下次遇到類似狀況就知道怎麼處理。 有一次,剛好遇到玩家詢問 Google Workspace 申請的問題,碰巧那陣子我才剛寫完教學文章,就立刻分享給對方參考。結果不只我回覆,其他玩家也熱心補充資訊,整個討論串乾貨滿滿,超有收穫。 真的覺得這樣的社群氛圍超讚!如果你也想加入「一人公司 Line 交流社群」,可以點下面的表單連結申請加入唷~ 填寫表單 知識產品實境秀 ✏️ Vita 點評:大家有報名《Notion...
嗨~我是 Yuria 🌶️ 時隔快一個月見面,上個月的你跟現在的你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成長,有什麼微光時刻呢?(微光時刻 = 小里程碑 / 小勝利) 我先來跟你分享我的微光時刻! 上一次是在 9/11 號跟大家見面,在這一個月裡… 我開啟了我的新的 Podcast 節目《Y. Talk》 我舉辦了第一次的拼旅迷你數位遊牧活動 我開始每天 Journaling,慢慢找回生活的平衡 我重新 Branding 了拼旅,更加清晰的知道我的路徑跟 Why 設計拼旅 Logo,並開始著手推出周邊 收到峇里島手帳品牌 - WELMARK 邀約,成為品牌大使 … 分享這寫並不是要跟你說我做了多少事情,而是想要跟你說在短短的一個月,你可以有很大的轉變 為什麼會想要傳遞這樣的訊息給你呢? 身為自媒體顧問,已經諮詢超過 200 位學員,很常在諮詢中聽到大家其實是很想要改變現狀的(這樣超好~),但同時也發現多數的人都會有一個聲音 我再晚一點開始好了我再等等好了 而聽到這些,我會好奇的是 你在等什麼呢? 等一個月後你還是跟現在的你一樣,對生活充滿不滿,但又不敢開始嗎? 那你又在怕什麼呢?...
嗨,我是米米 Miyavi 👋 最近帶我家的米米貓(對,我的貓也叫米米 XD)看醫生會花 1-3 小時,然後每週三次,以前的我可能會沒耐心等,但現在我都會帶著書去等,等於每週幫自己安排看書時間,好像也不錯! 最近看 Ali Abdaal 的 Feel Good Productivity,有個很有趣的觀點想跟大家分享,他寫道: 如果缺乏動力,不如把日常工作變「好玩」! 日復一日做著一樣的工作、過一樣的生活,不妨想想看「這件事怎麼樣可以變好玩?」 Abdaal 的方式是在讀醫學書時播電影原聲帶,我自己的話,我發現平常都有在做這件事,就是邊工作邊放金屬樂,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會很平靜 😂 最近甚至把高二考大學時期一直聽的 Marilyn Manson 拿出來聽(我的金屬樂啟蒙),感覺工作的時候很快樂 XD 然後!我跟老K要開課啦~ 🎉 別忘了到後面看看課程資訊哦~ 📌 本週領先團隊創作精選 【Gmail 帳號申請教學】3 分鐘搞定註冊、疑難排解,與企業版 Gmail 升級指南 ⭐️ 文章重點: 手把手教學:3 分鐘完成 Gmail 帳號註冊 詳解免費與企業 Gmail 差異與選擇指南...